13、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以实施“山东省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绿卡行动计划”为重点,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发展。大力开发农业名优产品,增强我省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扶持力度,尽快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认证管理体系。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实施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进一步整顿规范农兽药经营销售市场,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督。继续整合检验检测资源,统筹布点,统一检测标准,力争3年内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各级政府要对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给予重点扶持。
14、大力推进农产品市场多元化。坚持多元化格局,主攻国际市场和国内中心城市,全方位开拓农产品市场。制定扶持政策,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在继续搞好集贸市场建设的同时,把建设农产品产地、销地批发市场、农产品超市以及期货市场作为重点,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建设完善济南、青岛、潍坊三大农产品市场平台。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和会展经济,鼓励农产品直接进超市,鼓励农产品营销企业在大中城市搭建山东农产品展示交易窗口。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继续采取扶持措施,加强农产品出口加工区和出口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5、搞好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山东水网建设,集中力量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胶东调水、黄河标准化堤防、治淮东调南下续建等骨干水利工程按计划实施。切实抓好列入国家规划的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力争年内完成28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搞好大汶河、洙赵新河、东鱼河等骨干河道治理,实施好在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全面推进灌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运转有效、收费合理的新型管理模式。
16、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预算内经常性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债资金要增加安排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土地出让金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突出发展节水农业,重点搞好田间防渗工程配套,扶持推广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从2005年起,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对农民购买节水设备和推广先进实用节水技术进行补助试点。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搞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责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用足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对农民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所需材料给予适当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