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柳州、防城港、百色、河池、来宾、崇左市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扶持开发蔗地水土保持技术,酒精废液土地处理技术,蔗渣、蔗梢、蔗叶、酒精废液、饲料业开发与发展畜牧业技术,酒精废液及滤泥发展生物肥料技术等。
5.抓好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赖氨酸厂等企业生物工程产业的研究、开发和培育,筛选扶持一批生态技术开发应用项目。
6.在重点蔗区推广“养猪-沼气-甘蔗施肥-引虫灯-养鱼-有机栽培-生物防治”等生态模式,建设好各级甘蔗生产示范园、示范区,其中已列入我区“双高”甘蔗优势区域规划的22个县(市、区)各建立5000亩以上的甘蔗生产生态示范区。
7.提升制糖设备和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层次,重点推广高效、环保设备应用:
(1)压榨全过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应用;
(2)高效石灰澄清技术及监控系统应用;
(3)强制搅拌连续煮糖设备应用;
(4)大型高效自动离心分蜜机应用。
8.加强现代基因技术和基因克隆与分子标记技术研发,进行甘蔗育种和种质创新,优选出适应我区自然条件种植的高产高糖新品种。
(四)组织制定和实施广西制糖生态示范产业发展规划与评价指标体系。
(五)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各市、县要落实国家关于发展制糖生态示范产业的有关优惠政策,自治区财政、金融、税收、环保、发展改革、土地等部门也要制订相应政策,支持发展制糖生态示范产业。
五、加强广西糖业生态示范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发展糖业生态示范产业是一个新生事物,是跨地区、跨产业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产业利益的重新调整。为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发展糖业生态示范产业的领导。
(一)成立自治区推进糖业生态示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发展改革、经委、环保、科技、财政、农业、税务、金融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自治区经委、发展改革委、农业厅、环保局的负责同志担任正、副主任,从各有关部门抽调人员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具体抓好宣传动员、制定规划、项目筛选、招商引资、立项审批与协调、政策研究,以及争取国家政策与资金支持等工作。
(二)成立专家顾问小组,聘请区内外高级经济、技术专家对我区糖业生态产业规划、实施、政策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