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经委、环保局关于推进广西糖业生态示范产业发展方案的通知

  (三)发展糖业生态示范产业是实现经济增长点产业化,促进糖业尽快做大做强的重大举措。广西在发展规模制糖的同时,完全可以培育形成生态农业产业、新型制糖产业、综合利用和深加工产业及现代物流产业为一体的蔗糖产业集群。以造纸业为例,我区蔗渣造纸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但目前年造纸仅25万吨。蔗渣造纸的成本是木浆造纸的一半,效益是制糖的1倍以上。目前全区每年制糖所产生的蔗渣在1000万吨以上,如果80%的蔗渣用于造纸,可造纸200万吨,实现的利税将超过单纯制糖的利税。
  (四)发展糖业生态示范产业有利于对区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为重大项目建设腾出环境容量空间。目前我区部分糖厂规模小、布局分散,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污染治理成本高、效率低。特别是制糖生产主要集中在秋冬枯水季节,结构性污染十分严重。糖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英文缩写COD,以下同)排放约占全区COD排放总量的78%,严重制约了其他新增工业项目的建设。通过发展糖业生态示范产业,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制糖生产结构性污染问题,而且为重大项目建设腾出环境容量空间,加快推进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发展广西糖业生态示范产业的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建立集约化生态农业为保障,以发展规模制糖为途径,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推动我区制糖工业生态链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把依法治理环境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结合起来,按照循环经济理论的要求,促进企业组织优化与集成,使企业间建立起物流循环利用渠道和机制。通过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技术支持,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糖业的综合利用水平。
  三、发展广西糖业生态示范产业的目标
  力争到2008年初步建立起我区比较完整的制糖工业生态链系统,制糖规模稳步提高,蔗渣造纸初具规模,废糖蜜利用形成体系,其他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糖业生态示范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充分显现。
  ——实现由传统依靠扩大种蔗面积的增长方式向以提高甘蔗单产和糖份为主的增长方式转变。甘蔗良种率达到100%,亩产量由目前的4.5吨提高到6吨以上,糖份由13.5%提高到14.5%以上。
  ——形成以新型制糖产业、蔗渣与纤维板产业、生物工程产业、食糖深加工产业、生态农业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集成的糖业产业集群。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