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深化改革,积极做好逐步降低药品价格、医院药品差价率、大型设备检查治疗费、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和提高医疗技术劳务价格的试点工作,推进药品集中配进和连锁经营,拓展病人“选医生,选医院,选药店”的范围,逐步解决开大处方、开高价药和滥检查等问题。探索按病种付费的办法。健全药品使用动态监控、超常预警机制、评价和反馈机制,继续落实医药费用清单制、医药价格公示、医院评价和信息发布制度,严格执行《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和医务人员诊疗行为规范,改革医院分配和财务管理制度,取消科室收入与医务人员个人报酬直接挂钩的承包办法,实行综合指标体系考核制度,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解决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和乱收费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无回扣、无红包、无开单提成、无滥检查、无乱收费”的医德医风示范医院争创活动。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探索以自治区为单位组织招标采购,建立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信息管理系统,积极探索网上招标采购,降低招标采购的成本,尽快编制自治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目录,对列入自治区药品招标采购目录的药品和贵重医用耗材,要全部实行集中招标采购,进一步扩大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的采购范围,不断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的虚高价格,切实做到让利于民;加强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中介机构参与代理的竞争机制,降低中介费用,减轻企业负担。加强医药价格监管,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制定的《药品差比价规则》等药品价格和收费政策;改革和规范药品审批行为,完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严把药品生产准入关,坚决制止药品生产企业以申报新药变换药品名称、规格、包装等手段规避招标、谋取虚高定价等行为。严密监控中药材专业市场和已取缔的非法药品集贸市场,控制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广告行为,严肃查处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做好农村药品质量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确保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便。
(八)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进一步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解决好一些地方计税面积不实、偏高的问题;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按照“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开展乡村债务清理工作;妥善处理农村税费改革前的尾欠问题;规范农业税收征管,严禁非农业税收机关工作人员向农民收取税款;严禁平调、截留、挪用转移支付资金和农业税附加资金,按规定设立专户,保证农业税附加全部用于村级经费开支。以治理乡村两级特别是基层站所针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和强制服务性收费为重点,认真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进农村水价和电价改革,实行计量收费;解决农业生产资料乱涨价问题;继续治理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继续开展对农民建房乱收费等专项治理。坚决纠正各种伤农、坑农行为,重点查处涉及农民负担的恶性案件和因为加重农民负担引发严重群体性事件以及克扣粮食直补资金、不落实农业税减免政策的行为、各种巧立名目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加强对现行涉农收费标准和公示内容的审核、监督。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严禁超范围、超标准向农民筹资筹劳,严禁强行以资代劳。进一步加强农村各种收费项目和收费行为的监管,严禁将筹集的资金上解和平调使用,严格执行涉农收费“公示制”、订阅报刊“限额制”、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收费“一费制”。各市对辖区问题较多的地方,建立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制度和农民负担监测点,并制定监测实施方案。开展农民负担执法检查,加大涉农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力度,对涉农负担恶性案件和严重群体性事件,要按规定追究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建立预防警示、快速反应、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预防和处置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的有效机制和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管长效机制。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