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进技术进步,增强企业提质增效后劲。要围绕技术创新和提质增效,集中力量抓好十大优势产业,大力开展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和构建优势产业链,不断提高产业聚集度。要突出抓好标志性工程项目实施。重点是抓好泰格林纸怀化40万吨木浆和永州15万吨包装纸、华菱湘钢宽厚板、华菱涟钢冷轧板、衡管大口径无缝钢管、长沙卷烟厂百万箱联合工房、亚华5万吨乳制品、株化20万吨PVC等项目技改。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环境,努力完善技术创新机构,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促进产学研联合开发,鼓励企业以一次性买断或技术入股的形式分享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最新技术成果。要努力开辟融资渠道,广泛吸引民间资金,继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切实抓好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继续组织实施重大技术创新专项计划,促进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努力培植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具有竞争优势的新产品,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提质增效后劲。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增长方式粗放,是造成煤电油运紧张的深层次原因,也是制约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的重大障碍。要把节约资源、能源放在首位,继续抓好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走节约增效道路,努力提高对资源的配置效率,尽量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依赖。同时,要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挖掘内部潜力上下工夫。针对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和应收货款上升、“三项费用”增加过快的问题,要引导企业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质量管理、营销管理和成本管理,加强资金和成本费用的控制,千方百计降低“三项费用”,盘活“三项资金”,增强盈利能力。
(四)搞好协调服务,为企业扭亏增盈创造良好环境。要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工业经济的影响,全面加强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要素市场走势的综合研究,及时掌握经济走势和发展动态,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为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的经济预测预警水平,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搞好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组织协调,加强重点物资调剂,优先满足重点企业生产需求,确保有效益、有市场的企业开满开足。要坚持月度分析和及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情况进行重点监控和管理,做好市场引导、信息咨询等服务工作,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全方位为企业搞好协调服务,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努力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