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政府关于下达2005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四、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一)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继续减免农业税,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免征农业税。省财政进一步增加对经济薄弱地区降低农业税补贴。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撤并乡镇管理机构和事业单位,精简核定乡镇编制。加快乡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竞争上岗、交叉任职、聘任聘用等办法,努力提高基层政府的行政能力和行政水平。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粮食经营市场化改革,加快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及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依法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深化征地制度改革。
  (二)加快企业改革步伐。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聚。加快省属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步伐。巩固市、县一级国有企业改革成果,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增量改制,认真做好大、特、难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行为,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职工合法权益不受损。采取各种形式放手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与重组,推动非公有制企业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层次和企业素质。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外向型民营企业,集中扶持500户重点民营企业发展,启动实施百家民营企业境内外上市计划。建立健全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
  (三)全面落实投融资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国家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真正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实施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制和备案制。完善银行投资独立审贷制度。建立健全投资监管体系,规范政府投资范围和行为,尽快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开展政府投资“代建制”试点。加快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投资项目信息发布制度,逐步推行以规划指导、信息引导为主的调控方式。进一步拓宽社会投资领域。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开辟新的投融资渠道,激活闲置社会资本,支持社会和投融资机构采取投资联盟等形式,集聚社会资本。规范发展投资管理公司、国际投资公司和以社会资本为主的融资担保公司。
  (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按照分类区分的办法,进一步扩大改革范围,加快市县属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对各类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社会化投资、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加快实施第二批66家省属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参照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政策,加快社会化程度高、市场接轨能力较强的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步伐。按照“清理、归并、精简、规范”的要求,适时开展行政管理类单位改革。加大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入竞争机制,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积极探索卫生、文化领域改革,逐步推进城市医院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五)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抓紧做好入世后过渡期工作,特别要做好过渡期后敏感行业应对冲击和风险的各项预案,增强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努力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农产品的出口,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售价,增加自有品牌出口。调整进口商品结构,组织好省内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的进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预期增长10%。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环保产业,加强跨国公司研发、营销中心、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引进。把招商的重点转向“招商选资”、转向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转向国际服务业的转移。继续推进投资软环境建设,突出开发区主题开发,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作用。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信贷、保险、财税等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境外投资。重点促进轻工、家电、机械等行业以成熟技术和设备向新兴市场转移,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开发利用境外能源、矿产等资源,建立战略性资源供应基地。积极探索江苏企业赴境外开办工业园的试点。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