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政府关于下达2005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一)农业进一步增产增收难度加大。2004年农村经济形势出现了可喜局面,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实质性提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消除。粮食再增长面临着面积扩大、单产提高、财力支持、价格上调等方面空间有限以及气候条件不确定的制约,农民继续较大幅度增收的困难不小。
  (二)资源环境制约日益明显。资源约束加剧,煤电油运紧张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2004年全省电力缺口最高达800万千瓦,创了历史新高。经济增长对土地的依赖越来越大。环境承载能力弱,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三)物价上涨压力不容忽视。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自去年5月份起连续5个月在5%以上,全年超过4%。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并从下半年开始连续6个月高出工业品出厂价格10个百分点左右,全年涨幅达16.3%。
  (四)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7%,增速低于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比重35%,与“十五”计划40%的目标有较大差距。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批发零售贸易、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仍占较大比重,现代服务业比重不高,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有待加快发展。
  (五)经济运行出现新的矛盾。企业两项资金占用增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和存货分别比上年增长20.4%和25.7%。融资成本上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达2089亿元,增长20.4%。企业亏损额有所上升,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94.7亿元,增长8.1%。
  二、200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并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05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5%。全省各地要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着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实现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最重要的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穿于发展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坚持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发展的主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创新促发展。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第一,转变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求发展。把经济工作的重点切实转到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强化科技支撑,克服资源环境约束,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引导全社会提高经济总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第二,创新体制机制。依靠市场化改革求发展。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围绕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发展工作,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第三,构建和谐社会。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富民优先,鼓励民众创业。把就业和社会保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