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计划(2005-2010)》的通知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土资源科学
技术普及工作计划(2005-2010)》的通知
(苏国土资发[2005]97号 2005年3月30日)


各市国土资源局,厅直属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国土资源科学普及行动纲要(2004—2010)》的要求,省厅编制了《江苏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计划(2005—2010)》。现将《江苏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计划(2005—2010)》印发给你们,请在本地区实际工作中遵照执行。

江苏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计划(2005-2010)


  1编制目的与意义
  1.1 充分认识国土资源科普工作的重要性
  国土资源科普工作是国土资源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实现江苏在全国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国土资源科学普及行动纲要(2004—2010)》的要求,特编制《江苏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计划(2005—2010)》。
  1.2 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现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愈发尖锐,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江苏人多地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这个问题更加突出。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与长期发展的根本大计,解决江苏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有限的矛盾,根本出路就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与创新,不断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素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1.3 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资源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社会共同行动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我国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资源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我国国土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资源意识和资源利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只有不断提高我国和我省资源保护的科学化水平和资源利用的效益,并使科学、文明、先进的资源利用和保护行为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才能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国土资源科普对于取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国土资源工作自身的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4 顺应事业发展,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