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的通知[失效]

  文明诚信。以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社会信用建设为核心,构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城镇和文明家庭,营造团结互助、礼貌谦让、诚信正直、敬业进取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红岩精神、三峡移民精神,塑造爱国奉献、自信自尊、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重点,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市民摒弃陈规陋习,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以及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成为普遍接受的社会文明。完善政府行政的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度。逐步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和行业的信用资源,开展企业信用征信工作,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探索个人信用体系运行模式,逐步建立个人征信数据库,搭建个人信用体系。
  民主法制。全面推进法制政府建设,努力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主动听取政协和各社会团体的意见,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完善村民自治,加强社区民主建设,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集贸市场、个体从业者等依法建立工会。进一步完善政府规章,探索政府法制监督新机制和新途径,强化行政复议工作,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健全和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公安系统建设,纯洁公安队伍,细化、明晰职能权限,确保执法经费,完善投诉处理机制。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体市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依法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化解不安定因素。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新型社区。理顺政府和社区的关系,促使社区逐步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性的组织,逐步建立社会共同治理机制,让民众享有更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完善社区的公共管理、社会自治管理、生活服务管理三大管理系统。加快社区的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将数字电视系统、远程教育网络、远程医疗系统联入社区,提升社区的服务功能。改变农村居民点零星分散的现状,引导农村集中修建农民新村,为农村社区的形成创造条件。以农民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构建农村社区的切入点,把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农村居民的社区观念,并依托社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四、“十一五”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改革
  立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市场体系、培育市场主体、规范市场秩序着手,逐步形成市场主体到位、市场秩序规范、政府调控适时适度的新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全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市场监管职能,分化社会管理职能,规范经济调节职能。改革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明晰政府不同部门的职能边界,精简合并职能交叉重复的部门,推进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继续减少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按照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完善决策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完善行政首长问责制,建立、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明晰政府管理与社会自主管理的界限,努力形成政府与社会在社会管理方面各负其责、互相补充的合作机制。加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发挥其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社会管理作用。支持工会完善职能,引导非政府组织发展,政府与中介组织全面脱钩分离,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社会管理作用。将各类事业单位划分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机构,营利性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非营利性机构实现管办分开,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运营机制。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强化财政预算的硬约束。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完善预算科目体系,保证财政预算准确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各类公共服务、法制规范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加强税收管理,清理规范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整顿政府收费行为。依法严格审计监督,健全财政监督检查和财政绩效评估机制。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产权制度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管方式,尽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在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年度经营业绩责任制和经营者任期业绩考核责任制。抓住国家开放资本市场的机遇,推动上市公司、优势企业、优良资产与外资的重组与合作。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以外,不限制非公有制企业的准入条件和经营范围,并在有关政策上与公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完善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促进小企业大量发展。
  完善市场体系。坚持市场建设与培育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并举,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并重,完善以价格为主要信号的调节机制,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内外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调整全市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布局,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空间格局。培育发展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促进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扶持发展各类技术市场。培育新型市场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市场中介机构,促进市场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健全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坚决破除行政垄断、行业垄断、经济性垄断,坚决打击假冒伪劣等欺诈行为,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
  (二)进一步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