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编制循环经济发展总体和专项规划,引导资源循环式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梅钢“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经验,加快推进南钢等重点工业企业循环经济试点,促进沿江工业园区向生态示范先行区方向发展。(奚永明同志牵头,市经委、环保局具体实施)
加快推进环境管理标准体系的认证,建成2—3个省级示范区。加强废弃物综合处理,逐步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戴永宁同志牵头,市环保局、市容局具体实施)
加强生态技术的研究开发,推进生态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生态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许慧玲、戴永宁、奚永明同志牵头,市科技局、环保局、经委具体实施)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促进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盛金隆同志牵头,市农经办、农林局、科技局具体实施)办好首届“中国国际绿化博览会”。提高和巩固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创建江宁、浦口两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加快高淳和溧水两县向生态县迈进。(盛金隆、戴永宁同志牵头,市园林局、河西指挥部、环保局、有关郊县政府具体实施)
深化绿色人居社区的创建工作,推进环保产品在社区和公共设施中的应用,创建一批省级绿色社区和环境优美乡镇。(盛金隆、戴永宁同志牵头,市民政局、环保局、各区县政府具体实施)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许仲梓同志牵头,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具体实施)
六、迎接“十运”盛会,塑造城市新形象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严格控制老城住宅开发,严格控制老城居住人口,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建设品位。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主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建设中保护,保持老城的文化内涵和古朴风貌。树立城市建设品牌意识,着力打造中山陵风景区、明城墙风光带等一批对城市有长远影响力的精品工程。继续推进“一城三区”建设,重点打造河西新城5平方公里核心区,基本建成中央商务区16幢标志性建筑,全面完成五横七纵道路、滨江公园、绿化博览园和北部地区整合建设任务。(戴永宁同志牵头,市建委、规划局、中山陵园管理局、河西建设指挥部具体实施)
显著改善重点窗口地区的形象,坚持专项整治与长效管理并举,突出抓好卫生清理、市容整理、环境治理、执法管理,重点整治入城景观、占道经营、户外广告、店牌店招、车容车貌、违章搭建,营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城市环境。(戴永宁同志牵头,市市容局具体实施)
完善对外交通体系,建成长江三桥,建成铁路南京新客站,推进宁淮等高速公路建设,新建改造沿江公路等一批干线公路,开工建设长江南京段过江隧道,做好长江四桥的开工准备工作。(戴永宁同志牵头,市建委、发改委、交通局、规划局具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