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宏坤、陈家宝同志牵头,市人事局具体实施)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培育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完善涉外经济法规和制度,进一步加强经济监测和调控体系建设,增强地方经济抗风险能力。(陈家宝、许慧玲同志牵头,市法制办、发改委、统计局具体实施)深入推进投融资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构建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新体制。健全市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职责、优化结构、清晰产权、加强监管。整合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主体,加强规范管理。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加快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完善公共财政收支管理体系。(蒋宏坤、陈家宝同志牵头,市国资委、发改委、财政局具体实施)巩固市属工业企业“三联动”改革成果,加快推进7家国有大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奚永明同志牵头,市经委具体实施)全面完成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任务,分类推进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机制改革。(盛金隆、蒋裕德、许慧玲、戴永宁、奚永明、许仲梓同志牵头,市建委、农经办、商贸局、旅游局、教育局、卫生局、文化局具体实施)改进服务和加强监管,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产业层次和企业素质。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品牌民营企业。进一步降低投资创业门槛,全面实行并联审批和告知承诺制,全面落实“十不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蒋裕德同志牵头,市工商局、商贸局、经委具体实施)进一步降低投资创业成本,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探索组建服务于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技术、管理类服务组织,切实解决好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瓶颈。(陈家宝、蒋裕德、许慧玲同志牵头,市发改委、工商局、经委、科技局、商贸局具体实施)
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城市国际影响力主攻大企业、大客商,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项目,以大项目带动产业链延伸,积极引进配套项目,促进大项目增资扩股。
(靳道强同志牵头,市外经局、发改委、经委、各区县政府、各开发区具体实施)集约使用招商资源,加强土地投入成本核算。优先引进科技含量高、吸纳就业多、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加强对项目用地管理,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对闲置两年以上的土地,坚决依法收回。(靳道强、盛金隆、许慧玲同志牵头,市外经局、国土局、科技局具体实施)扎实推进重点开发区的扩容升级,加速打造出口加工区等招商引资新平台,全力提高全市开发区的资源、产业和人才集聚度。(靳道强同志牵头,市外经局、各开发区具体实施)降低商务成本,加强服务配套,加快“大通关”建设步伐,营造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陈家宝、靳道强同志牵头,市发改委、口岸委具体实施)拓展招商引资新领域。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综合资源优势,“引资”与“引智”并举,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吸引跨国公司在南京建立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引进信息、金融等领域的服务业外资项目。(陈家宝、靳道强、许慧玲同志牵头,市发改委、外经局、科技局具体实施)重点发展物流、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积极推动教育、医疗、商业、旅游、外贸等服务业领域的利用外资。(靳道强、蒋裕德、许仲梓同志牵头,市外经局、商贸局、旅游局、教育局、卫生局具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