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省力争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5家,合同外资超1000万美元的重大外资项目60个以上;引进国内200强企业3-5家,超1亿元的重大内资项目120个以上。
四、抓好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年主要措施
(一)认真编制重大项目库。
编制重大项目库是抓好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的基础。各级各部门要突出时效、突出水平、突出竞争力,精心选准一批重大项目,抓紧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按不同行业编制好项目库。
1.按照“四个清楚”,明确项目准备方向。一要清楚国内外同行业中的先进水平,把握行业发展的前沿和动向。二要清楚项目在国际国内同行业中所代表的水平,项目的实际竞争力、生命力、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带动力。三要清楚项目投资和技术的来源、渠道,合作的方式及条件。四要清楚项目的实施步骤,明确工作的目标、措施和责任。
2.按照“项目可谈、近期可建”的要求,突出“六个围绕”,精心选准一批重大项目。一要围绕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选准重大项目。要着眼于构建重工、化工等基础工业的支撑骨架,瞄准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在产品拓展、产业延伸中确定项目。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需求,在产业链延伸、深度加工上拓展一批项目;要充分利用铜、钨、钽铌、稀土等稀缺资源优势,在深度加工、发展终端高附加值产品上拓展一批项目。化工产业要在“三烯一炔”、“三酸二碱”、“三大合成材料”和盐化工领域开发一批符合环保要求、符合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要着眼于汽车、航空、精密制造和现代家电等领域的产业集群,突出整机扩产、重要零部件配套,采取独资或股份转让、异地新建或就地改造等多种途径,精心选准一批重大项目。要着眼于开拓新的产业领域和新兴市场,积极捕捉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通过引进、吸收和产业化形成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在新型铝材和塑钢、新型涂料、轻质建材领域开发项目,在一、二类新药、新型保健品领域开发项目。二要围绕骨干企业做强做大选准重大项目。选择高成长性的骨干企业,围绕产业集聚、产业升级、技术改造确定一批重大项目。围绕新钢、萍钢、南钢上水平、上品种、上规模,在薄板、特种钢等产品、新技术开发中拓展重大项目。围绕做大做强江铃、昌河、上饶、萍乡汽车产业,在新款车型、发动机及重要零部件的配套开发中拓展重大项目。三要围绕商贸旅游上规模、上水平拓展重大项目。依托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会展经济、道口经济、现代物流、现代旅游项目。要按照“城内大商贸、城郊大市场”的思路,积极引进新型业态,确定一批辐射能力强的重大商贸项目。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集散作用,在南昌、九江、鹰潭、上饶等地拓展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充分利用区位条件,在赣州、上饶、萍乡等地形成若干人流物流商流、辐射周边省市能力强的重大市场项目。要进一步提升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仙女湖、柘林湖等重要旅游资源的优势,着眼于整体保护和提高整体功能、整体水平,理顺管理体制,搞好总体规划,“吃、住、行、游、购、娱”配套,确定一批国际会议、度假休闲、参与性强、生命力强的重大项目。四要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选准重大项目。按照“贸工农一体化”、“公司加农户”、“生产加营销”等多种形式,在农产品的深加工、储藏、保鲜、营销等方面确定一批重大项目。着重推进粮食、油料、畜禽、水产、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一批特色项目。五要围绕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选准重大项目。着眼于形成比较完备的铁、公、水综合运输体系,重点开发一批重要区段的公路、铁路项目、沿江沿湖的港口项目。为形成后续发电能力,抓紧筛选确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火电、水电、核电项目。从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出发,重点选准一批道路、桥梁、供电、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六要围绕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选准重大项目。教育卫生要加强市场运作,按照创建名校、名医、名科、名院的目标开发项目。文化体育要按照创精品、创特色的思路抓紧筛选确定一批重大项目。要认真分析论证每一个项目的特点优势、投资规模、市场前景、资源保障、商务成本、投资效益等,以高质量的项目吸引投资者投资。
(二)精心组织好重大招商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