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抓产业、调结构,效益明显提高。全力推进工业化。完成工业增加值1781.14亿元,增长15.9%。规模工业增加值1198.14亿元,增长24.1%,其中十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76.1%,十大标志性工程企业增加值增长28.8%。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388.33亿元,增长27.9%。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116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21%、利润增长15.8%,连接基地1200万亩,带动农户490多万户。积极引导服务业。旅游总收入增长26.4%,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0.1%,批零贸易企业汽车零售额增长12.8%;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9.84亿元,增长14%。产业结构的加快调整,使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规模工业利润156.51亿元,增长55.3%;财政总收入608亿元,增长2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17.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38元,分别实际增长7.9%和8%。
(三)抓项目、筹资金,重点建设加强。在国家控制投资、减少国债的情况下,努力争取交通、电力、水利、城建、环保、社会事业等项目挤入国家计划,共争取各类建设专项资金56.5亿元,其中国债31.8亿元;争取开发银行贷款152亿元,确保了重点建设。耒阳电厂二期、凤滩水电站等竣工使用,涟钢冷轧板、江南轿车一期、长丰汽车星沙基地、衡阳特变电工、双峰海螺水泥、株洲地铁车辆制造工程等陆续投产,皂市水利枢纽、怀新高速、湘潭电厂二期、金竹山电厂扩建、岳阳华能二期等开工建设,石门电厂二期、株洲快速环道、常张高速、常吉高速等进度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1.29亿元,增长27.3%。
(四)抓两头、带中间,协调区域发展。“一点一线”地区,经济增长13.1%,其中长株潭增长14%,三市新增投资228.5亿元,启动实施了三市老工业基地、世行贷款城市发展、湘江生态经济带等建设。湘西地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制定了10个专项规划,部署的134个产业项目已启动102个,湘西地区4市32县经济增长10.8%,首次突破两位数。县域经济,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县(市)呈现竞相加快发展的势头。劳务经济总收入超过600亿元,增长11.3%。
(五)抓招商、重实效,扩大对外开放。“欧洽周”、“湘洽会”、“珠洽会”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一批战略投资者,世界500强企业现有28家在我省投资兴业。黑糜峰电站、长沙天然气燃气管网等项目的引进,开拓了公用事业领域招商建设的新途径。借用国外贷款取得新进展,全省山丘区城市防洪工程利用亚行贷款技术援助正式启动。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4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4.2亿美元,增长39.3%;引进内资510.5亿元,增长52.2%。完成进出口总额54.4亿美元,增长45.5%。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