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条 施用过农药的农产品应当在安全间隔期满后,方可采收和食用。
禁止加工、配送和销售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农产品。
禁止使用农药加工、腌制农产品和海产品。
第十五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产品的管理,做好对基地环境和土壤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并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出售的农产品在采收或者出售前进行农药残留量的抽样检测。
第十六条 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运销企业和超市应当对本单位生产、加工、配送、销售的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量自检,或者委托中介检验机构检测。未经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得加工、配送和销售。
农产品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经营者应当建立农药残留量快速检测点,对进入本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和海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应当在本市场如实公示。对经检测超标的农产品,应当禁止其入市销售。消费者可以自愿到市场检测点检测,发现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可以要求返还货款,并及时告知工商行政管理人员。
以上检测费用由实施检测或者委托检测的单位自行负担。
第十七条 中介检验机构应当获得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认证,方可从事农药残留量检测经营活动。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工商、农业、质量技术监督、食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监督检测。实施监督检测应当设立相应的机构,具有相应的检测仪器和技术人员。监督检测的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经常对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和海产品进行抽样监督检测,对每个市场每月至少检测二次,并公布检测结果。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农作物种植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农产品收购站点和一定规模的生产园地设立检测点,对瓜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进行抽样检测。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品的农药残留量检测。
食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餐饮业、团体伙食单位食用农产品的检测,并及时查处因食用农药残留量超标的农产品造成的中毒事故。
对销售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经检测农药残留量超标的,有关部门应当责令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