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特色城镇
工业功能区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杭政办函[2005]130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推进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提升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建设水平和集聚水平,更好地发挥功能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经市政府同意,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认识功能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含省级经济开发区)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规划布局形成的产业相对集聚、特色优势明显、经济活力较强的块状经济。
近几年来,我市以打造先进工业制造业为基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以下简称工业功能区);落户企业不断增加,经济总量日益扩大,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显著提高;工业功能区已经成为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进一步推动工业功能区发展,有利于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升产业集群优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有利于集约、节约工业用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基础设施共享程度;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增强发展后劲,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将工业功能区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统一规划,积极推进工业功能区的建设。
二、确定目标,明确工业功能区建设的发展方向
工业功能区的发展方向是:通过5年(2006—2010年)的努力,力争形成一批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特色明显,功能明晰,基础完善,环境优美的工业功能区。到2010年,全市重点培育的工业功能区工业总产值实现翻两番,超过3000亿元,占工业总量比重升至30%以上。其中,销售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工业功能区5个,超过50亿元的工业功能区20个;50%以上工业功能区建立公共服务机构、完善服务功能;区内全部工业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区块内无高污染企业,企业排污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清洁生产。
三、科学规划,完善工业功能区建设的基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