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创业环境的若干意见

  八、加强招商引资资源整合,完善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
  24、整合全市招商引资资源。树立全市一盘棋的大引资观念,加强市直部门、区县(市)在政策制定、审批事项、办事程序、政务公开等方面的协调,保持政策执行、办事程序、服务标准的统一性。完善全市招商引资组织机制,建立市、区县(市)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招商引资中的重大问题,协调解决重大矛盾,形成招商引资的整体合力。强化政府招商,统筹部门和区、县(市)招商,制定全市招商引资战略,采取联合发布招商信息、统一组织招商活动等形式,合理配置招商资源。加强招商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招商资源共享。
  25、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协调。发挥重大项目协调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对其在项目选址、开工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实行个案协调,特事特办。引导招商引资项目合理布局,根据各城区、各开发区和各工业区块的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将不适合在主城区布局的项目引导到开发区、工业区块和县(市)科技工业区块。各区、县(市)要树立错位引资观念,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优化投资环境和培育特色产业上来,充分发挥本地特点和优势,确定招商引资的重点和突破口,避免各自为政,恶性竞争。
  26、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制度。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考核。对以商务、旅游为主的老城区,重点考核总部经济、商务经济和旅游经济等项目,逐步增加三产和新型服务业的考核权重;对各类开发区,要逐步增加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知名大公司的考核权重。进一步完善内、外资考核奖励制度,坚持数量考核与质量考核相结合,根据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确定不同等级的奖励标准。实行招商引资数据通报制度,将各区、县(市)和国家级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情况定期在新闻媒体上公布。
  九、健全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大力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
  27、发展完善人才市场。打破制约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完善各项市场机制,推动人才市场作为要素市场的产业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加大投入,把杭州人才市场建成“长三角”南翼重要的人才集散地。进一步办好各类基础性人才市场,重点培育和发展职业经理人、技术人才等特色人才市场,稳步发展人才中介组织,构筑公平竞争的市场平台,推动单位和人才两个主体进入市场。加快网上人才市场建设,实现与“长三角”及国内各大城市人才信息网络的互联和资源共享。
  28、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待遇。进一步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建好高教园区,引进大院大所,大力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依照有关引进人才的政策规定,落实引进人才落户、子女就学、医疗保险等各项待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收入分配机制,鼓励各类人才用自己的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或实现资本化、产权化。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对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或有重大科技发明的学科带头人、在杭创业工作的留学人员、优秀企业家、优秀文化人才、高级技术专家、高级技能人才等各类杰出人才给予重奖。
  29、建立人才配套服务体系。发挥杭州市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推荐中心的作用,为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的选拔、评价、培训、流动等提供服务平台。建立高级人才服务快速反应机制,做好高级人才的住房、落户、子女上学、医疗服务、职称待遇、专利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有关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全面推行人事代理制度,扩大代理范围,拓展人才租赁、人事外包等多样化、全方位的代理服务项目。建立人才互动机制,支持建立自治性的人才联谊会、人才俱乐部等,搭建人才交流、沟通平台,满足人才的人际交往需求。推行《杭州市人才居住证》制度,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大力引进两栖型人才。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