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区域布局和发展目标
农业优势产业的选定,总体上要坚持市场导向与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相结合。具体原则:一是选定的产业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产业的生态适宜性强,产业所在地区具有其它地区难以比拟的温、光、水、土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产品成本低、质量优,在国内外市场上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二是选定的产业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产品的国内外需求量大,商品率高,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经过扶持和发展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具备创建知名品牌的条件。三是选定的产业要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产品在一定的区域内已形成生产传统,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能够集中连片生产,区域内商品总量在全区、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并且具有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潜力,经过产业化开发,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我区糖料蔗、水果、蔬菜、生猪、家禽等原有农业优势产业已具有相当产业规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按照既定的规划、目标和措施,加快实现由规模扩张向提高效益转变,为农业增长、农民增收作出更大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根据优势产业选定的原则,重点培育壮大优质粮食产业,以桑蚕、食用菌、烟叶、中药材、香料、花卉为代表的经济作物产业,以草食动物、牛奶业、优势水产品为代表的水产畜牧业,以速生丰产林为代表的商品林产业等新的农业优势产业,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打造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各产业的区域布局和发展目标是:
(一)优质粮食产业:桂北、桂中、桂东南和沿海地区大力发展优质稻,桂西地区继续发展优质玉米和优质杂粮杂豆,桂东南地区积极发展优质冬种马铃薯、红薯。2005年,全区优质粮食播种面积2400千公顷,总产量1080万吨,粮食单产力争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到2010年,全区优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500千公顷,总产量达到1200万吨。
(二)桑蚕产业:重点发展桂中、桂西北、桂南3个优势产业带和河池市、南宁市、来宾市、柳州市、贵港市5大优势产业区。2005年,全区桑园面积91千公顷,鲜茧产量1l万吨。到2010年,全区桑园面积力争超过100千公顷,鲜茧产量16万吨,我区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蚕茧产区,生丝年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以上。
(三)食用菌产业:桂中、桂东南地区重点发展蘑菇,桂北地区重点发展香菇,桂西地区重点发展木耳和香菇,桂西南地区重点发展中高温食用菌,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珍稀食用菌。2005年,全区食用菌产量30万吨,到2010年,力争达到1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