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产业政策趋于完善,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产品的艺术、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明显提高,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市GDP增幅,使大文化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把杭州建成浙江省大文化产业的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大文化产业的次中心城市。
二、积极调整文化产业结构
立足“长三角”,根据杭州城市特色、资源优势、文化消费趋势及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优势门类突出、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结合“东方休闲之都”和“两港五区”建设,推进文化和旅游、文化和科技的结合,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现代传媒业和数字娱乐业,确立3个门类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优势地位。持续发展文化艺术事业,在艺术品生产和交易领域奠定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领先地位。统筹发展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完善全市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体育场馆设施的整体布局。扶持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制定《杭州市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实施“四个一批”计划,建设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重点文化企业、重点产业区块、重点文化设施。
三、积极培育市场主体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加强集团化建设,构筑活跃的微观基础。
以深化改革培育主体。全面深化大文化领域体制改革,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改制,形成一批市场主体;对重要新闻媒体、文体场馆、医院等,可剥离经营性资产组建一批市场主体,或推行企业化运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完善劳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改革,兴办各类无明令禁止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单位。
以集团化建设壮大产业。鼓励和引导各类文化单位积极开展对外投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组建各类文化集团。扶持发展连锁经营文化企业。组建杭州出版总社、西泠印社集团,注册成立杭报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有限公司,条件成熟时组建杭州体育集团。推进教育后勤社会化,鼓励组建教育后勤服务集团。支持有实力的医院以技术和品牌为纽带,组建医疗集团。
四、创新发展内容产业
确立“内容为王”思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响“杭州创造”的品牌,培育大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新增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