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火力发电厂(热电厂)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04-2010年)的通知

  三、计划范围和计划期
  (一)计划范围
  计划范围为全省所有的火力发电厂和热电厂。
  (二)计划时段和基准年
  计划时段为2004年—2010年,基准年为2003年。

第二章 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二氧化硫污染防治主要进展
  “九五”期间,青岛发电厂、德州热电厂、青岛热电厂各1台75吨/小时燃煤锅炉,潍坊亚星集团公司3台35吨/小时电站燃煤锅炉建成了烟气脱硫设施,还有部分热电厂、煤矸石电厂也建成了不同技术的脱硫装置。“十五”期间,济南黄台电厂2台300MW发电机组湿法烟气脱硫和青岛电厂2台300MW发电机组海水烟气脱硫工程被列为全国示范工程,山东里能里彦发电有限公司2台135MW发电机组被列为山东省中型发电机组烟气脱硫示范工程。其中济南黄台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已于2004年6月底建成;青岛电厂和里能里彦发电有限公司烟气脱硫工程正在建设。此外,黄岛电厂、烟台电厂、潍坊电厂的烟气脱硫工程也已开工建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结构不够合理
  我省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2003年全省原煤消费量1.39亿吨,占一次能源的82%,而全国原煤消费占一次能源的67%。煤炭的大量使用是导致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其中电力、热力行业煤炭消耗量占工业煤炭消耗量的51.6%。
  (二)工业结构性污染突出
  据统计,2003年电力、热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87.23万吨,烟尘排放22.34万吨,分别占全省工业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的56.6%和44.4%,皆居全省各行业第一位。电力、热力行业是造成我省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行业,特别是部分电厂建在城市市区,加大了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难度。
  (三)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基础脆弱
  目前全省已建成的火力发电厂(热电厂)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多是通过使用低硫煤措施实现的。据对全省271家火电企业的调查,共有35吨/小时及以上锅炉717台,大部分采用的是低硫煤控制措施。由于我省低硫煤储量较少,低硫煤与高硫煤之间存在价格差异,受煤炭市场和经济利益影响,不少发电(热电)企业不按规定使用低硫煤,无法保证稳定达标。部分已上循环硫化床的发电(热电)企业,也未按要求添加石灰石,仅靠炉内脱硫很难做到稳定达标排放。
  (四)新扩建火电项目多,新增排污总量大
  “九五”期间各地新建、扩建了一批小热电厂和企业自备电厂,绝大部分没有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设施。“十五”期间我省将新建成投产30万千瓦及以上火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达432万千瓦,而且还将新开工建设650万千瓦装机容量火力发电机组。国家要求我省到2005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要较2000年削减15%,即26.94万吨,仅“十五”期间新建火力发电机组将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13.40万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形势非常严峻。
  (五)资金投入不足,环保执法监督能力薄弱
  “九五”以来,我省环保投资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低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市。其中用于大气污染源治理的投资仅为16亿元,远不能满足治理需要。在监督能力方面,全省17城市中,绝大多数企业未安装在线自动监测装置,环保部门对大气污染源的监督、监测主要采用人工方式,不能实施及时监控,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致使一些企业脱硫设施不正常运转,不按要求使用低硫煤。此外,二氧化硫排污收费明显偏低,对已建成脱硫设施的发电企业缺乏优惠政策,不足以促使企业积极进行二氧化硫污染治理。

第三章 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目标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