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2005年工业经济工作的意见

  三、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一是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抓好产业政策导向。在支持高新技术、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通过实施必要的行业准入、技术标准、差别电价、土地和信贷管理等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限制、淘汰一批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资源消耗大、污染环境严重的小钢铁、小水泥、小造纸等生产企业,为优势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采取产学研联合、项目招标等多种形式,集中力量攻克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健全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增强企业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加大对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企业孵化器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在150家示范企业率先建立全省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应用支撑体系。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特别是加强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开展以磷矿、盐矿、铁矿、煤矿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工作,加快立法和规划编制,促进资源合理开发、深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以节水、节电为重点,在化工、冶金、建材、造纸、家电等行业加快实施一批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走低消耗、低排放、污染小、清洁生产的路子。四是狠抓扭亏增盈,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引导企业狠抓节能降耗,优化工艺路线,组织对标挖潜,实行比质比价采购,降低生产成本,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各种增支减利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力压缩两项资金占用,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拓市场,降低产成品库存,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减少财务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突出抓好扭亏增盈工作,对盈利大户要促其发挥优势,再增效益;对亏损大户要加强跟踪监测,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指导和督促尽快扭亏。
  四、加强和改善经济运行调节,切实解决能源等瓶颈制约
  一是千方百计组织煤炭供应。要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与山西、陕西、河南、内蒙等省协作关系的同时,充分利用长江水运优势,加强与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区的协作,帮助电厂和重点工业企业组织好煤炭货源,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抓紧建立煤炭供应的长效机制,鼓励重点企业与大型煤矿进行战略合作,或直接到资源地投资办矿,从根本上缓解煤炭紧缺的矛盾。二是科学组织电力生产供应。制定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政策,综合运用计划、价格等多种手段鼓励发电企业满发多供。切实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做到有序用电、科学用电和节约用电。认真制订错峰避峰预案,增强对发电、供电、用电的调控能力和应急能力。积极争取国家电网公司的支持,搞好省市互济,维护好发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三是加强运输的组织协调。积极争取铁路部门的支持,力保我省电煤和重点工业企业的运输需要。注意发挥水运优势,沿江电厂和重点企业要充分利用水路运输。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立省内公路运输“绿色通道”,继续执行省政府关于限距离内运煤优惠措施。加快建设物流运输信息平台,打造第三方物流基地,提高物流效率,缓解运输紧张矛盾。四是加强资金的组织协调。采取多种方式,扩大融资渠道。大力促进银企合作,积极向银行推荐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缓解资金紧缺矛盾。五是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预测预警和监测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趋势,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搞好服务。
  五、加大投入力度,增强发展后劲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