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业强省发展纲要》的通知

  人工晶体,发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所优势,发展大直径硅单晶、砷化镓与磷化镓单晶、金刚石、压电石英等人工晶体材料。
  显示器材料,以青岛石墨、黑鲤公司为依托,开发生产特细拉丝石墨乳、超平纯平显像管石墨乳等产品;依托烟台多纳勒,研发ITO透明、触摸屏、电致变色镜导电玻璃;依托烟台万润化工,开发生产高档混合液晶材料。
  磁性材料,以莱芜磁性材料、枣庄磁性材料为依托,研究开发高导高频新材料;以烟台磁王集团、烟台正海磁性材料为依托,采用低氧工艺技术和超细晶体技术,研究开发烧结钕铁硼永磁新材料;以临淄有色金属和省冶金研究院为依托,研究开发纳米双相钕铁硼磁粉。
  新型电路材料,依托山东金宝,开发耐高温、超薄(12um)、无针孔、延展性好的电解铜箔和平整度好、冲孔性能好、电性能高的覆铜箔板;依托招远金丝厂,开发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成电路用合金金丝。
  电子能源材料,依托青鸟华光,开发生产锂电池负极改性石墨材料、正极锂钴氧材料,锂锰氧、锂镍氧等正极材料和新型负极材料;依托菏泽天宇,研究开发通讯电池用连续拉网式泡沫镍新材料。
  二、汽车及船舶新材料。重点发展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车用玻璃、橡塑助剂及辅料、涂料5类新材料产品,培育20户骨干企业。到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汽车及船舶新材料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年均增长20%。
  金属材料,依托济钢、莱钢、威海万丰镁业等,重点发展汽车用钢、船用耐腐蚀钢板、钢铁粉末材料、汽车及船用新型铝合金等。
  新型复合材料,依托山东天泰,生产长寿命刹车片、离合器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依托兵器部五三所、济南大学复合材料所,建设武城、烟台、威海树脂基复合材料产业化基地,发展高档轿车用聚氨酯顶棚等。
  车用玻璃,依托山东玻璃、蓝星玻璃、威海烟华等,加快高档汽车玻璃原片及深加工生产线的建设,开发生产钢化、挡风夹胶等汽车玻璃。
  橡塑助剂及辅料,依托圣奥化工、宁阳飞达等企业,开发硫化促进剂、耐磨填加剂和抗老化剂等橡胶助剂;依托三角集团、荣成橡胶、青岛橡胶、招远玲珑等,发展钢丝帘线、纤维帘线等新型橡胶用新材料。
  涂料,依托青岛海建、青岛海鼎等,发展汽车专用涂料和船舶用阴极电泳漆、水性漆、水溶性面漆等环保型涂料。
  三、石油化工新材料。重点发展合成材料、精细化工新材料、膜材料3类新材料产品,培育15户骨干企业。到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石油化工新材料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年均增长25%。
  合成材料,依托烟台万华合成革,开发MDI聚氨酯及其系列深加工产品;依托潍坊亚星,引进国外先进的悬浮法生产技术和设备,开发氯化聚乙烯和氯化聚氯乙烯新材料。
  精细化工新材料,依托齐鲁石化、齐鲁增塑剂、山东东岳高分子等,发展高效催化剂、聚苯硫醚及聚四氟乙烯等新材料;依托兖矿集团,开发聚甲醛;依托海化集团、亚星集团开发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气相法白炭黑;依托山东大学,发展聚碳酸酯等;依托胜利油田、莱芜振华等,生产乳化剂和新型水溶性引发剂,开发三次采油用大分子量高性能聚丙烯酰胺。
  膜材料,依托招远膜天集团,研究开发液体脱气膜和聚乙烯中空纤维微孔滤膜;依托省海洋化工研究院,生产均相阳膜、均相阴膜。
  四、服装纺织新材料。重点发展特种纤维、新型纤维、生态纤维、天然纤维4类新材料产品,培育10户骨干企业。到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服装纺织新材料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年均增长15%。
  特种纤维,依托烟台氨纶等企业,重点发展耐氯、易染、超细旦、高伸长、复合功能性氨纶纤维和芳纶纤维等新产品。
  新型纤维,依托济南涤纶、淄博腈纶、潍坊粘胶、烟台化纤等企业,重点发展化纤仿真纤维。
  生态纤维,依托滨州印染、德棉集团、安丘天昊、青岛即发、潍坊粘胶等,开发生产玉米纤维、大豆纤维、甲壳素纤维等。
  天然纤维,依托省农科院,发展高性能彩色棉,形成菏泽、滨州、德州、聊城、东营天然棉种植基地。
  五、食品加工新材料。重点发展基础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3类产品,培育20户骨干企业。到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新材料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年均增长26%。
  基础原料,依托济南、青岛白樱花、青岛丰夏、兖州雪花、诸城淀粉等企业,发展各类专用粉和谷元粉、变性淀粉、膳食纤维等产品。
  辅料,依托渤海油脂、青岛嘉里、莱阳鲁花等企业,发展各类专业油脂和玉米胚油、葵花籽油等功能性油脂,以及大豆(花生)脱脂蛋白粉、功能性蛋白、活性肽、异黄酮等产品;依托山东西王、禹城保龄宝企业,发展结晶葡萄糖、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木糖等。
  食品添加剂,依托济宁菱花、茌平味精、济南德馨斋、山东玉兔、烟台欣和等,发展新型调味料;依托淄博中轩、诸城外贸、安丘柠檬酸等,发展黄原胶、天然色素、有机酸等产品。
  六、其它特色新材料。重点发展玻璃纤维、结构陶瓷、功能陶瓷、耐火材料、新型建材、纳米材料6类新材料产品,培育20户其他特色新材料骨干企业。到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其它特色新材料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年均增长20%。
  玻璃纤维,依托泰山玻纤、中材金晶玻纤,研究在线短切工艺,开发电子基玻纤等精深加工产品,建成国内最先进的无碱玻璃纤维生产基地。
  结构陶瓷,依托省工陶院、省硅研院、山东大学、博航、中博等单位,重点发展氧化铝陶瓷基片、熔融石英陶瓷、碳化硅陶瓷材料和造纸机用耐磨陶瓷脱水板、陶瓷轴承(球)、刃具、活塞及内衬钢管等。
  功能陶瓷,促进淄博工陶与日本旭硝子的合作,研究开发红外隐身、热敏、压电、蜂窝陶瓷汽车尾气净化材料及陶瓷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
  耐火材料,依托青耐、淄博旭硝子,开发生产钢铁企业用X型水口、薄板坯连铸用水口、电熔锆刚玉系列等新型耐火材料。新型建材,发挥省科学院新材料所天虹公司技术优势,研究开发高档全瓷抛光弧面板;依托红日化工、华玉集团,发展石膏深加工高附加值α-高纯度石膏粉、纤维石膏板、麦草石膏板等;依托新汶矿业、烟台渤海、博兴圣源水泥等,重点发展全煤矸石烧结砖、粉煤灰砌块、多孔砖等新型墙体材料;依托胜利股份、青岛宏达、山东鲁宏等,开发生产聚乙烯输气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铝塑复合管等化学建材。
  纳米材料,依托青岛科大、淄博广通、烟台佳隆等,开发生产纳米钯一氧化碳助燃剂、钙法二氧化锆等材料和达到TCO-99环保标准的贵金属纳米涂层材料。
  为了加快相关新材料产业发展步伐,今后要在六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快新材料产品技术研发,以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为基础,建立新材料行业技术中心。鼓励新材料生产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开发共性、关键和前瞻性技术。二是加强产学研联合,鼓励专业相近的科研机构整建制地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共建经济实体、研究开发机构。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新材料产品优先纳入省财政专项资金扶持计划,连续两年享受省财政政策性资金扶持。四是鼓励企业走出去,与世界500强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国际化合作水平。五是加强新材料企业国际标准认证,提高新材料产品质量。六是搞好新材料产业战略研究,成立山东省新材料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服务。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