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鼓励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积极利用外资。加强与国外中小企业促进机构的联系,促进国外中小企业与我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开展交流合作。积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提供合作信息、投资政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参加经贸招商活动。引导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配套合作,逐步融入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体系和销售链条。
五、在开放中加快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
15.大力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按照半岛产业布局规划,搞好功能定位,发挥各市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膨胀主导产业集群。着眼于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引进和培植更多的相关配套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专业配套区域经济。密切跟踪日、韩、台、欧美产业转移的动向,近期重点抓住造船、汽车、石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等一批大项目,集中力量进行对接、洽谈,尽快取得突破。
16.加快建设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半岛高速公路建设,近期尽快打通环海高速公路大通道,解决好高速公路与空港、海港和重点开发区、旅游区的连接问题,着手规划建设半岛快速轨道交通。大力改善半岛空中交通条件,增开国际航线,增加国际航班。加快青岛国际机场扩建改造,满足大型货机起降需要。增开与日、韩的客货滚装班轮和集装箱班轮,研究探索开通与韩国的汽车越境直达运输的可行性。进一步整合港口资源,重点建设青岛枢纽港,同时发挥日照、烟台、威海、龙口等港口的作用。省有关部门、半岛各市要密切配合,按照规划要求加快推进半岛基础设施建设。
17.建立完善半岛地区协作互动机制。建立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三市交流合作、互助共享的新机制,共同研究解决面临的体制和政策性障碍,加强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水源供应、市场准入、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协作沟通,避免内部无序竞争。构建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加强政府、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掌握动态信息,为推进半岛地区对外开放服务。
六、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
18.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引进境外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支持外资银行参股地方商业银行或建立战略联盟,加强业务协作和股权合作,促进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积极运用国外先进技术和手段整合物流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做大做强一批现代物流企业。扩大会计、法律、咨询、会展、经纪等专业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有重点地引进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中介服务产业。加快引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大力引进国外服务业外包项目,通过积极利用外资,与国际服务业接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