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以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通过完善农产品、农用生产资料和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三大网络,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市场网络,创新流通方式,发展新型业态,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建立起高效畅通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各地要将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城市商业网点与农村流通设施建设共同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通盘考虑。
2.坚持农产品市场与农村消费品市场“双向”开拓。加快农产品流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尽快提升农用生产资料和农村日用消费品供应的流通能力和服务水平,把帮助农民开拓农产品市场与在农村开拓消费品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双向”开拓。
3.坚持工商、商商、农商联手,共同开拓农村市场。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创新经营方式,加强信息沟通,探索建立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新型产销关系,协手搞好农村商品流通。
4.坚持政府推动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充分发挥骨干龙头企业在开拓农村市场中的带动作用,带动广大农民共同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
三、努力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
(一)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划建设。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重要载体。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切实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划,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搞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集中产地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与资源、区位状况,做好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规划建设,保证主要农产品流通集散有序、高效畅通。从帮助农民尽快增收出发,结合“三绿工程”的实施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规划建设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专营市场,抓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专营专销,大力开展创建“绿色市场”活动。大中城市要加强农产品销地批发市场的规划建设,结合对传统市场的改造提升,完善功能,强化监管,提高市场的流通能力和服务档次,构筑农产品进城的基础平台。用3至5年的时间,全省重点培育100家特色鲜明、功能完备、辐射力强、现代化水平高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挥其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