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粮棉主产区结合实施高产农田建设项目,实行测土、配方、产肥、供肥、施肥一条龙服务,举办样板,辐射全省。
7、生态农业技术。依托国家农村能源项目,推广猪沼稻、猪沼果、猪沼渔、猪鸭渔等生态农业模式。新增沼气池10万口,扩大生态农业技术应用面积。
8、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以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加快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9、畜牧、水产高产优质配套养殖技术。在畜牧小区和水产片带基地全面推广高产优质良种、全价配合饲料、科学饲养、卫生管理等配套养殖技术。
10、动植物疫病防治及避灾减灾技术。推广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力争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家畜、家禽防疫覆盖面分别达到100%和80%,猪、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和8%以下。科学安排中、晚稻和玉米播期,避开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在江河洲滩和易涝易旱地,推广抗逆性强、保收系数大的品种,避开渍涝和干旱灾害。
上述十项技术推广工作,由省农业厅负责实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力度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组织和鼓励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和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深入农村搞好技术承包、技术指导、技术服务,使各项农业技术措施落实到农户、落实到田块。年底对十项技术落实情况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依托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建设区域性的农业科研中心。
四、落实抗灾措施
(一)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排大涝、抗大旱,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积极推进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转变。在继续抓好长江、汉江堤防等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大连江支堤、民堤民垸和湖泊堤防整险加固力度,抓紧水库除险整险和中小河流整治。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保证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安全运行,不出现人为事故灾害,在设计范围内做到堤坝挡得住、闸站排得出,确保防洪安全。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在建的16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我省41个列入全国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工程加快实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旱减灾作用。下大力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疏浚干支斗农沟渠,完善渠系涵闸泵站配套。
(二)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加强对农作物流行性、迁飞性病虫害的监控,推广应用频振灯、高压汞灯杀虫技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高综合防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