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一步明确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完善城乡规划为先导,以深化城乡配套改革为动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和人口空间布局,努力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发展新格局,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地区差别。力争到2010年,农村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为进一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任务
(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顺应城乡经济不断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城乡产业布局,积极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的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区域化布局,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向城镇集聚,加快推进农村服务业网络化,着力形成城乡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强化城乡产业内在联系,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实现城乡产业的联动发展。进一步优化城乡产业结构,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积极扶持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工业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和水平。到2010年,努力形成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格局。
(五)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按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进一步提高学前到高中段15年教育的普及水平,继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城乡社区教育,重点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使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加快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体系,重点加强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动植物检疫等执法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和食品药品质量检测工作,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继续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进一步完善农村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城乡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和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丰富和活跃城乡居民文化生活,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到2010年,全面普及15年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以上,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终身教育体系、基层文化网络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