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开始,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纳入市政府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纳入生态市建设考核体系,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各级政府要明确环境污染整治的各项任务,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把环境污染整治作为政务督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行政监察与考核公开制度,对各地、各部门的环境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监察和督查考核,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到实处。
(三)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环境污染整治。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积极主动推进环境污染整治。要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环境质量状况、跨行政区交接断面水质状况、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状况和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进展情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及时查处各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对涉及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重大决策和开发建设项目,要实行公示或听证制度。新闻媒体要及时跟踪报道环境污染整治的进展情况,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要广泛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把环境保护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公务员培训和企业经营者培训的重要内容,继续抓好中小学的环境教育。要加强环境警示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环境安全意识,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
附件1:
宁波市第一批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名单
┏━━┯━━━━┯━━━━━┯━━━━━━━━━━━━━━━━━━━━━━━━━━━┓
┃序号│ 所在地│区域名称 │ 整 治 内 容 ┃
┠──┼────┼─────┼───────────────────────────┨
┃ 1 │ 镇海区│宁波化工区│2005年建成与化工区近期发展所需的污水处理、危险废物无害┃
┃ │ │ │化等各项环保配套设施。所有化工企业废气排放必须达标。全┃
┃ │ │ │面达标整治所有的小型化工企业。严格按有关规定引进项目。┃
┠──┼────┼─────┼───────────────────────────┨
┃ 2 │科技园区│梅墟工业区│全面彻底整治区域内的漂染、电镀、不锈钢加工、皮革化工等┃
┃ │ │ │区域,对具一定生产规模并有基本达标能力的区域进行限期治┃
┃ │ │ │理或按区域发展要求进行关停搬迁。 ┃
┠──┼────┼─────┼───────────────────────────┨
┃ 3 │ 鄞州区│铜盆浦区域│全面整治区域内的化工、不锈钢加工、铜冶炼与酸洗、印染、┃
┃ │ │ │电镀等区域。取缔无证经营企业;关闭能耗高、工艺落后、无┃
┃ │ │ │污染防治设施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限期治理不能稳定达标的┃
┃ │ │ │有一定规模的有证有照企业。 ┃
┠──┼────┼─────┼───────────────────────────┨
┃ 4 │ 慈溪市│宗汉镇、新│继续淘汰、取缔、关停仍混杂在居民区的铜熔炼加工点。对新┃
┃ │ │浦镇铜冶炼│的铜熔炼加工集中区进行加工工艺和设备改造,全面治理废气┃
┃ │ │加工区 │与烟尘,做到达标排放。 ┃
┃ │ │域 │ ┃
┠──┼────┼─────┼───────────────────────────┨
┃ 5 │ 余姚市│丈亭镇拉丝│严格控制拉丝酸洗企业的发展,2005年底前现有企业必须做到┃
┃ │ │酸洗区域 │全面达标排污,并将所有处理达标后的废水与镇生活污水一起┃
┃ │ │ │用专管接入余姚市污水处理厂。 ┃
┠──┼────┼─────┼───────────────────────────┨
┃ 6 │ 象山县│石浦镇水产│全面整治区域内冷冻、鱼粉生产等水产加工企业,要求企业工┃
┃ │ │品加工区域│艺废水、废气稳定达标排放。搬迁位于居民区的水产加工企 ┃
┃ │ │ │业。完成工业园区及水产城的污水处理厂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