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撤销或者调整工会主席、副主席、委员职务的,应当由上级工会责令改正;解除劳动关系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恢复原工作,补发应得的劳动报酬;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
第四十条 工会工作人员因履行职责或者非因本人过错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会应当提请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恢复其工作,并按正常出勤的标准补发被解除劳动合同期间应得的劳动报酬;工会工作人员不愿恢复劳动关系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其所在单位依法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并给予本人上年度年收入二倍的赔偿。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会应当提请市、区人民政府责令改正,依法处理:
(一)阻挠和限制职工、流动从业的劳动者依法参加工会,拒绝和阻挠上级工会帮助、指导基层和职工建立工会的;
(二)非法撤销、合并工会组织或者将工会组织的机构归属其他工作部门的;
(三)对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工作人员进行打击报复、调动工作岗位、解除劳动关系的;
(四)妨碍工会参加职工因工伤亡事故或者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的;
(五)妨碍工会依法组织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
(六)拒不执行集体合同规定或者最低工资规定的;
(七)侵占、挪用和任意调拨工会经费的;
(八)侵占、挪用和任意调拨工会所属企业、事业单位财产的;
(九)侵犯工会和职工其他合法权益的。
第四十二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不按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改正并督促其履行法定职责。拒不改正的,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法追究其行政过错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侵占、挪用或者任意调拨工会经费、财产,拒不返还或者补偿的,工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四条 工会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会会员和上级工会有权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本级或者上级工会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一)在帮助、指导基层单位和职工建立工会,接转失业和退休人员会员关系,吸收流动从业的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的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职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