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吉林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的通知

  (三)切实加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偏远地区等区域和小型、分散的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加强对未成年人、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等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保证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二、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工作
  (四)继续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既定部署抓好落实。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完善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制度。加强协调配合,遏制各种侵权行为,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
  (五)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依据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新出台的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依法严厉查处大案要案,形成威慑力。
  (六)做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与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沟通协调,解决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自有知名品牌和商标,并给予保护。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使企业尊重他人、保护自己、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竞争。
  (七)加强教育培训和对外宣传。组织好2005年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普法活动中继续把宣传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作为重要内容,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关文件和规定。开展各类培训,加强对公务员、企业管理者、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知识的培训。
  三、严厉打击商业欺诈,净化市场环境
  (八)整治违法广告。重点整治未经审批、篡改审批内容以及以新闻报道方式误导公众的有关食品、药品、保健品、医疗服务等违法广告;整治夸大功能的种子、化肥、农药、兽药等农资广告和夸大投资回报的经营性广告。加强对广告行业的管理,加大对违法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的处罚力度,对利用虚假广告进行欺诈活动的违法分子,要依法追究责任,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九)打击各种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欺骗群众、非法敛财的违法犯罪行为,打击非法买卖未上市公司股票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加大对利用虚假医疗广告从事非法行医和无证行医行为的打击力度,并严厉查处在农村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相应资质、资格的假医生擅自开“黑诊所”进行医疗活动、谋财害命的行为,依法严惩医疗服务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宣传教育,揭露商业欺诈的骗术,增强群众识破骗局、防范欺诈的意识和能力。明确部门之间的责任,协调配合,形成防范欺诈的预警和处置机制,特别是对受骗人数众多、尚未败露的商业骗局,要及早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揭露并依法取缔。
  四、结合行业和市州特点,搞好其他专项整治工作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