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食品放心工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质量监控,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继续实施“动植物保护”工程,完善动植物重大疫病监测、预警和控制体系,建设多层次的农业质量检验检测网络,严防疫情的传入和扩散蔓延,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开展农业生产资料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八)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巩固和发展农产品综合和专业市场,加快发展农产品连锁、配送、超市、电子商务、代理交易等现代物流方式。完善批发市场的信息收集发布、质量安全检测、电子结算等方面服务。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对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用地按工业用地对待。深化供销社改革,发挥其在农产品流通和生产资料供应等方面的作用。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依法规范和整顿农产品市场秩序,完善农产品“绿色通道”,减免整车运输鲜活农副产品道路、桥梁通行费,切实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
(九)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我省对外开放的优势,坚持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为抓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搞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实施资金、品种、技术、设备、市场和管理的一揽子引进,提升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突出抓好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继续推进福州、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建设。大力发展园艺设施精致农业、集约化的畜牧水产养殖业和以食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有重点地在全省建立一批出口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培育壮大出口龙头企业,努力建设外向型优势农业产业群。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大力推行农产品出口企业国际质量认证及信用体系建设,对大宗出口农产品企业实行登记制度,推行种植、养殖基地备案。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进出境检验检疫装备和检测技术水平。加强农产品出口预警体系建设,主动应对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积极利用世贸组织“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产品展销、促销等方面的政府支持,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拓展境外合作发展空间。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十)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从国有土地出让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土地整理。今年实施土地整理15万亩,土地治理30万亩,建设标准农田4.5万亩。继续实施“沃土工程”,加快实施福建沿海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尽快建立全省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为农民科学种田和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和服务。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引导农民多施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