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海原县曹洼——杨明——李俊滑坡、崩塌、泥石流区;
(六)隆德县好水——风岭乡崩塌、滑坡区;
(七)同心县折死沟滑坡、泥石流区;
(八)灵武市东山泥石流区;
(九)石嘴山、石炭井、汝箕沟矿区地面塌陷区;
(十)处于山区的旅游区(点)。
三、地质灾害危险点的分布及威胁对象和范围
截止到目前,全区共发现地质灾害特重——较重危险点110处,其中滑坡点98处,泥石流点8处,危岩体4处。各险点的基本情况及监测责任人见附表1、附表2及附表3。
四、地质灾害影响因素预测
(一)自然因素。持续性降雨、大暴雨是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区每小时降水量在25mm以上、每天降雨量在50mm以上时,在具备成灾地质环境条件的地段,即可诱发地质灾害。另外,地震亦可导致大范围的次生灾害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
(二)人为因素。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也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黄土丘陵区修造人工梯田,坡面植被的破坏使坡体失去保护,有利于雨水等水体的入渗,从而诱发滑坡、崩塌;依山建房、建厂、修建铁路、公路等工程开挖斜坡,降低坡体的稳定性,在重力作用下或受振动而引发滑坡、崩塌;采矿形成的废渣、废石在洪水沟道中乱堆乱放,是造成矿区泥石流的主要物源;地下采矿活动造成一定范围的采空区,使上部岩、土体失去支撑,从而导致地面塌陷、地裂缝产生。
五、地质灾害发生的时段预测及重点防范期
我区一般每年6月开始进入汛期,暴雨多集中于6、7、8、9四个月。汛期强降雨时段是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最危险时段,其它时间若发生短期强降雨,也可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因此,6、7、8、9四个月和短期强降雨时段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六、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一)组织与制度措施
1.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加强和完善领导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