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努力扩大劳务输出的总体规模。进一步壮大我省对外劳务合作经营企业队伍,培育对外劳务合作经营龙头企业。积极拓展外派劳务市场,建立外派劳务基地,扩大纺织服装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等领域劳务外派规模。整合我省现有海员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海员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形成预选、培训、考核、输送一条龙服务,提高我省外派海员的整体素质。争取每年组织1—2次重点国别(地区)、重点行业对外劳务合作境外洽谈活动。
五、着力推动多领域的对外开放
(17)提升国际旅游的竞争力。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实施“一江两山”(即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区域旅游综合开发和“大武汉旅游圈”整体开发战略,科学设计旅游线路,增强湖北旅游的吸引力,打造湖北旅游目的地形象,提高湖北旅游在海外的知名度。加快旅游业市场化和社会化步伐,着力培育和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支持鼓励国际旅行社加强自主外联组团,到境外设立网点。鼓励引进外资加强景点景区的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特别要积极支持高星级旅游饭店的发展,提高湖北旅游的综合接待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性旅游合作和与海外旅游机构的合作,加快建立完善湖北旅游的对外协作网络。大力发展入境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努力实现旅游经济国际化。
(18)促进科技、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科技人才,鼓励支持大学、科研单位、企业与国外合办研发机构和参与国际重大科研项目研究,积极争取举办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坚持以培养我省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目的,以实质性双边合作项目为基础,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和吸引优秀留学人才来我省工作的力度。对于外籍高层次人才和有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士,根据其意愿积极提供入境和居留的各种便利。推动“楚天学者计划”的实施,支持留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扩大来鄂留学生的招生规模。要尽快在外籍人士比较集中的区域,设立国际学校,实行双语教学。鼓励和支持省内高校到境外办学,鼓励教师出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提高我省教育国际合作水平。积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降低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的准入门槛,扶持和发展若干个跨部门、跨行业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扩大湖北的国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