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五)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机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实现文化管理职能从微观管理到宏观管理的转变,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相协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相符合,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不断巩固、扩大的良好局面。
  1.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舆论导向、党管新闻媒体、党管干部不动摇,把加强公共服务和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作为文化工作的重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基本形成完善的文化工作宏观管理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体现文化工作特点、适应法制建设总体要求的政策法规体系,文化企事业单位新的微观运行机制,较为完善的文化生产传播创新机制和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对外交流格局,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积极的贡献。
  2.深化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
  ——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以加大政府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改革政府对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方式,健全投资决策和约束机制。党报、党刊和电台、电视台在确保党的领导和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转变经营方式,科学划分宣传和经营业务,实行宣传经营两分开,逐步将经营部分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应转制为企业的艺术表演团体、报刊社、出版社、剧院等单位,分期分批完成转制任务。转制后的文化企业要努力面向市场,搞活经营,为壮大主业服务。各类文化事业单位都要深化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深化文化企业改革。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加快国有文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国有独资文化企业3年内完成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其他国有企业5年内完成股份制改造任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扶持一批民营文化产业企业。到2010年,推出两到三家实力强大的文化公司上市。
  ——建立和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架构。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新途径,规范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管理办法,健全风险监控、预警、处置机制,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深化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公共文化事业中的主渠道作用,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重点投入重大文化设施和公益性文化项目。建立公共文化项目可行性分析与评估体系,逐步推行重大公共文化投资项目的专家认证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对政府主办的重大文化项目和活动一律实行公开招标,择优承办,加强审计监督。鼓励支持社会资金参与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形成以企业投入、政府资金、银行贷款、文化基金、证券融资、民间捐助、境外资金等相结合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消除民资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的体制性障碍,除国家明文规定限制进入的文化领域外,支持民资、外资以合资、合作、参股、兼并、收购、项目招标等形式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畅通资本退出渠道。进一步改革文化事业资助体制、资助方式和文化投资项目管理体制,优化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的支出结构,政府对文化的资助逐步由“养人或养单位”为主向“兴项目”为主转变。
  4.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健全文化行业组织,增强自律和服务功能,健全行业自律机制,促进行业协会代表和维护会员利益,沟通政府与企业,协调行业纠纷,规划行业发展,维护创新企业知识产权,开展行业统计与调查,规范行业质量与服务标准,审核专业资质,提供信息、交流、培训、咨询、招商引资等服务,推动行业良性竞争,维护市场秩序与公平交易。突破所有制、部门、系统的界限,加快发展优势行业、新兴产业和文化行业协会组织,扩大覆盖面,创造条件,吸引全国性的文化行业协会落户深圳。
  五、法规政策保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