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威海市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威政办发[2005]26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
《威海市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二00五年四月二十二日
威海市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全市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威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2004年地质灾害发生概况
2004年,全市平均降水量766.7毫米,年降水的54%集中在7-8月份,并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全年由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3起,其中铜岭金矿采空塌陷造成其地上农作物受损,蓬家夼金矿露天采坑北坡滑坡发展,伴生地裂缝,造成两户居民住房和10亩果园受损,大时家金矿采空塌陷扩大。全市由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二、主要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和威胁对象
(一)主要地质灾害分布区域
1.乳山市矿山露天开采形成滑坡、地裂缝、不稳定边坡和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防范区。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矿山露天开采形成滑坡、不稳定边坡和采空地面塌陷及伴生的地裂缝问题。近年来,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扩大,废弃的矿坑或不断扩大的露天采坑,其边坡由于岩体破碎,边坡台阶小或边坡直立,在汛期强降水时易发生滑坡、片帮、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2.文登市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防范区。文登市采空塌陷位于候家镇大时家银金矿区,往年汛期,沿采空区产生过地面塌陷,有继续产生塌陷的可能。
3.荣成市小型崩塌、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防范区。小型崩塌主要分布于荣成市石岛镇周围近似直立的山体。采空塌陷隐患主要分布于老横山金矿点和周家庄西北(原荣成市银金矿),由于过去开采地下矿体形成采空区,存在塌陷隐患。
4.渣石流。渣石流灾害点主要位于各采石场的边缘,以经济技术开发区采石场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