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继续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认真研究解决民办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民办学校投资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稳步推进股份制形式的合作办学,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优化高校布局结构。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进一步理顺成人高校体制,调整结构布局。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办学活力。严格规范各类学校招生、考试和收费管理,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和监督。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事业的管办分离,按照“分类指导、由点到面”的原则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督管理。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运行机制创新;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文化事业领域的资源整合,打造现代文化企业。积极培育文化市场,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明确公立医疗机构的职责和范围,调整公立医院的布局与规模,实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布局,选择部分医疗机构,采取因地制宜方式,逐步转让国有产权。大力发展民办医疗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兴办多种形式的医疗机构,促进医疗机构布局和所有制结构调整。逐步建立起医疗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级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城市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水平。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建立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多元投资、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逐步纳入政府采购监督管理范围,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加大药品零售市场开放度,促进有序竞争;继续加大医药市场监管力度,健全县、乡、村三级药品监督网,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建设,完善对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行为和药品的监管制度,探索建立医药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改革和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药品价格管理及购销秩序,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积极推进体育体制改革。按照市场化、社会化要求,积极探索竞赛管理体制、运动队管理体制和运动协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改革,加强体育资源开发,努力培育体育消费市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五、财税金融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