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食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三绿工程”,倡导现代流通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推广“场厂挂钩”、“场地挂钩”的市场营销模式,建设食品绿色市场;打破地方封锁,鼓励质量优、信誉好、品牌知名度高的食品在全省流通,提高品牌食品的市场占有率。
(四)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抓好餐饮消费环节的监管。
继续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强化餐饮业经营者的责任意识;以食物中毒控制为重点,加强对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认真开展做好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的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五)突出抓好儿童食品、酒类食品的专项整治,集中开展儿童食品、酒类产品专项联合整治行动。
采取集中、联合行动方式,“六一”前后全省统一组织开展儿童食品专项整治行动(食品安全“护苗”行动,方案另发),切实解决儿童食品安全隐患。在“十一”和“十运会”期间统一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整治行动,突出以酒类为主,开展集中联合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伪劣酒类食品及其他食品的违法行为。
(六)加快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加强法规与制度建设。完善法制,组织制定《江苏省食品安全条例》,并尽快清理、修订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文件和规定;明确部门食品安全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制度,落实责任;建立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健全食品标准和检测体系,清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产品和卫生标准,加强农产品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整合全省食品安全检测资源,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提高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
加强对食品工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加快编制“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大力调整生产加工企业结构,切实提高食品工业发展水平,推动全省食品工业健康有序发展。
加快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粮食行业、无锡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征集、评价、披露、分类管理、奖惩等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制度,推进省食品安全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信用意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和试点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快形成企业内生自律机制。
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系统和信息通报网络,制定《江苏省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办法》,规范食品安全信息归集和发布程序;整合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评估和科学决策机制,提高食品安全信息的综合利用能力。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