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的意见

  (五)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基地建设健康发展。各级政府要制订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从2005年起,实施推进农业对俄合作“四项工程”,即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工程、百户万人农业境外开发工程、重点项目示范工程和赴俄农民工培训工程。建立中俄省州(区)间农业合作会晤机制,以及服务和科技支撑体系。

  附件4:

对俄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全省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的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为切实做好我省对俄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以下简称基地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我省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综合优势,加强与俄罗斯在重大装备、能源化工、现代农业和生物技术、高新技术和国防尖端等领域的合作,大力培育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企业等科技合作主体,通过与俄相关机构联合建立实验室、研究院、联合办学、产学研联合以及国家和省市联手,构建信息跟踪、技术引进、中介、孵化和产业化系统工程的完整体系,为科技进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
  基地建设的发展目标:每年跟踪孵化100项对俄及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项目,力争10项当年实现产业化。
  二、推进措施
  (一)培育对俄科技合作主体。一是支持哈尔滨国际科技城的建设,争取把哈尔滨国际科技城建设作为国家的重点项目,在二期土地征用、项目建设经费申请及使用方面给予必要的经费和政策支持。二是支持中俄莫斯科科技园的建设,搭建中俄科技成果开发、转化和市场化的平台,省直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我省科技型企业入驻中俄莫斯科科技园。
  (二)建设对俄科技合作基础平台。一是加快联合研究院、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实施“中俄大院、大所、大企业合作计划”,鼓励在我省建立中俄合资合作研发机构,重点引进俄高层次的人才和技术,每年启动2至5项与我省主导产业和优势学科相关的研究课题,培养30名左右青年学者。二是在现有对俄科技合作信息平台基础上,建立俄罗斯项目库、专家信息库,启动高新区公共技术创新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支持省社科院组建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政策法律信息咨询中心。三是通过举办俄罗斯高新技术展、中俄科技合作高层论坛、俄罗斯实用技术项目全省巡回展和定期进行俄罗斯高科技成果发布会,促进俄创新技术与我国国内需求单位的对接,搭建中俄科技成果推介和转化平台。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加强科技与外贸协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到俄罗斯建立合资、合作机构,鼓励外向型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对俄产品、技术出口。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中重点安排一批外向型出口项目。
  (四)培养对俄科技合作人才。发挥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在俄语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扩大高校俄语专业招生数量,鼓励研究生培养单位多招收俄语学生。大力开展中俄合作办学项目,鼓励大校、大企业联合培养懂俄语的技术骨干,拓宽俄语人才培养途径。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与莫斯科动力学院联合建立创新研究院。
  (五)从省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中每年安排30%用于基地产业化项目建设。一是积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一园一城”(哈尔滨国际科技城和莫斯科中俄友谊科技园),加快“一园一城”高新技术项目孵化和产业化进程。其中“一园一城”中当年实现产业化的项目给予重点资金倾斜。二是支持、资助企业购买俄罗斯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技术。三是支持、资助企业与俄罗斯企业、院校开展科技合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