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农业厅关于2005年粮食生产指导意见的通知[失效]

  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粮食产量稳步提高
  (一)抓好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抓紧完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评价和推介制度,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在继续推广现有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粮食科研和生产实际,新筛选和推广一批品质优、单产高、适应性强的主导品种和优质高产、节本增效、防灾减灾的主推技术。抓好免耕抛秧、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各项主推技术的综合组装配套,并结合实际大力推广。进一步探索粮田增产增收的“双增”技术,不断为粮食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增加新的内容。充分利用培训资源,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开展主体培训。在粮食主产区开展“四个一”培训,即发给农民一张培训卡、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手册,每个培训点配送一张生产技术光盘,方便农民掌握和应用粮食生产新技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粮食科技示范的新路子,进一步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体系推广农业技术的主渠道作用,确保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迅速普及到农民。
  (二)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快产地环境检测认定,严格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积极示范推广粮田生态技术,加快稻田养鱼、稻鸭共育、频振式杀虫灯、毒饵站灭鼠、黄色生态粘虫板等生态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猪-沼-稻(玉米)-灯-鱼(鸭)”示范基地建设,每个县(市、区)都要有高标准的示范样板。
  (三)开展优质高效“吨粮田”建设。2005年,重点推广“优质稻+冬粮”、“优质玉米+间套豆、薯”、“超级稻+再生稻+冬菜”等优质高效“吨粮田”模式,力争全区“吨粮田”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原有吨粮县(市、区)要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调优品种、品质结构,水稻主产区每个县(市、区)优质稻“吨粮田”种植面积要达到3万亩以上,玉米主产区每个县(市、区)优质玉米“吨粮田”种植面积要达到1万亩以上。
  五、实施防灾减灾工程,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一)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据自治区气象部门预测,2005年的气候总体上趋于复杂,灾害性气候比较活跃。各地一定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及早制定抗御干旱灾害、洪涝灾害、病虫害等各种灾害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提前做好资金、物资和技术准备,特别要加强抗灾救灾种子储备体系建设。一旦出现灾害要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