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创意、数字电视。支持以动漫、游戏、卡通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娱乐产业发展;建设以数字娱乐产业园为核心的数字娱乐研发、孵化中心;扶持2—3家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动漫之都”。
——卫生业。大力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规范医疗市场准入制度。积极鼓励多元化产权的卫生机构参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全面提升我市医疗卫生保障事业的整体水平。
——体育业。进一步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尽早使我市具备承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大力发展多层次、各类别的体育健身服务业,满足群众体育健身的各种需要。
(三)以接轨上海为契机,全力推进金融服务业
发展目标:到2010年,我市金融业的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6.6%提高到9%左右。努力把杭州建设成金融机构齐全、金融市场发达、金融辐射功能强劲的“长三角”区域性金融中心,成为上海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重点:
——高水准规划和发展钱江新城金融街区,引进20—30家境外重要金融机构进驻我市;提升延安路、庆春路金融区块功能,形成我市特色鲜明的金融区块。
——探索金融制度创新,完善金融调控,加强金融监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与发展多层次金融要素市场,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发展跨行业、跨市场的交叉型金融业务和创新产品;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推进银行卡与市民卡一体化联网通用工程。
——积极发展证券市场,争取新设的证券、保险、基金管理、信托投资等公司来杭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企业海外上市;挖掘保险市场潜力,积极开拓新型险种;开发为银行提供的商业信贷保险和个人信贷保险。
——有效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推进股权改革,引进以资本为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做大做强杭州市商业银行;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率先组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创造条件组建杭州市金融控股公司。
——尽快制定促进金融机构来杭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供相关便利、服务和优惠,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到杭州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加大与上海金融的合作力度,推进我市区域性市场与上海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结,使我市金融机构成为上海金融市场各部分及其配套清算系统的重要成员。
——以“信用杭州”建设为切入点,规范征信行业的有序发展,完成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数据库建设,加快“杭州中小企业融资立体式担保体系”建设,营造诚信环境。
——成立杭州市金融服务协调办公室,健全职能,建立和健全政府与在杭金融机构的协调机制。
(四)促进商贸与物流业升级,打造物流中心、购物天堂
发展目标:到2010年,我市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9.1%提高到13%。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00亿元;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到12%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力争把我市打造成“长三角”南翼的商贸物流区域中心,提升杭州“购物天堂”的品牌。
发展重点:
——进一步推进商业特色街区的建设,调整经营结构,提升品位档次,完善购物、观光、休闲综合服务功能,在错位经营、营造特色上下功夫。
——在城市网络日趋完善的同时,精心打造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并加快以武林广场为中心的核心商圈建设,鼓励发展专营专卖、总代理制、休闲娱乐及时尚消费设施;建设凸显运河文化的拱宸桥区域商业中心,提高“两广一河”区域的商务聚集度。
——推进吴山广场、西城广场等若干集吃、住、购、娱为一体的现代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建设,带动商贸新兴业态发展;扶持“华商”、“银泰”、“杭州大厦”等企业跨地区发展,培育5—8家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配送中心,形成发达的商贸流通网络体系。
——整合提升现有物流资源,大力推进第三方、工商合一、商商合一的新型物流业态,培育物流基地,鼓励物流企业的兼并和集聚,加快培育物流市场,构筑物流基础平台、信息平台,加快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形成“长三角”南翼物流中心的基本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