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国际化带来的发展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进,特别是我国入世的过渡期临近结束和CEPA的进一步影响,国际产业和资本正加速向我国的服务领域流动。我市加快国际化进程,必须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才能以更大的比较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吸引国际高层次的产业和资本转移,吸引国际上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杭州,从而促进我市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国际竞争力。
——城市发展环境带来的发展机遇。现代服务业是消耗资源最少、产出最大、最符合生态优化的生态产业、无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市发展集约经济、循环经济的迫切要求,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克服要素制约,减少消耗污染,保护好杭州的生态环境,打造杭州发展的独特优势。
——“十一五”规划要求带来的发展机遇。“十一五”规划正在制定中,一条重要原则和重大决策就是要实施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两轮驱动”。通过寻找比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进而形成产业优势,这是制定“十一五”规划所要求的重要理念,也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三、我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服务业大市目标,通过规划引导、技术创新、法制保障、人才支撑、品牌引领、产业集聚、开放带动、政策扶持,加快发展以大旅游产业、大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业、商贸与物流业、信息服务与软件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快速、高效、优质发展,优化大都市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市区要进一步加大“优二进三”力度,提升服务业档次,力争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左右,形成高层次的“三二一”产业格局;5县(市)要坚持“兴二促三”,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服务业发展,力争全市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左右,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高层次的“三二一”产业格局,成为服务业大市。在此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增幅要明显高于GDP增幅,逐步构筑与大都市相适应的“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使杭州成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长三角”现代服务业次中心城市,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
(三)基本原则
——两轮驱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两者相互依存、互为促进。
——双管齐下。既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又要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既要优化提升消费者服务业,又要培育发展生产者服务业。
——三力合一。既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和市场基础力“三力合一”。
——四化带动。以市场化做大服务业规模、以国际化提升服务业能级、以信息化提高服务业水平、以法制化优化服务业环境。
——分类指导。各区、县(市)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发展目标,明确各自发展重点。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抓好大旅游、大文化、金融、商贸与物流、信息服务与软件、中介、房地产、社区服务八大领域。
——接轨服务。接轨上海,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立足浙江,服务全省,服务“长三角”,增强集聚能力,构筑辐射高地。
四、我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以旅游国际化为突破口,加快发展大旅游产业
发展目标:到2010年,旅游、休闲、会展“三位一体”的大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6%提高到8%左右;年接待国际性会议和展览50次以上,会展业总收入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基本将我市建设成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
发展重点:
——深入推进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一湖两塔三岛三堤”西湖全景;全面打通西湖周边岸线,还湖于民,使西湖变得更加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