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兴市”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市工业经济出现“高增长、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态势,走出了一条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升级,劣势产业逐步淘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市先进制造业形成的优势为物流、科研设计、中介咨询、法律、会计、金融、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成长拓展了广阔的空间;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为先进制造业提供快速、高效、优质的服务,有力地推进整个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初步形成了我市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两轮驱动”的优势。
(二)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六大制约
——观念制约。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对服务业发展的思想认识不统一;对工业化,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对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认识不足。
——体制制约。服务业涉及国民经济的15个门类、47个大类、180个中类、329个小类,分布于全市各行各业,而至今我市没有一个综合的牵头部门和具体的工作班子去狠抓落实,全市服务业发展缺乏高效的组织保证。
——政策制约。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往往低于一产和二产的扶持政策。部分行业受政策约束或部门利益约束,市场尚未开放或开放的程度不够;服务业发展所需的法治、市场等环境有待完善。
——结构制约。服务业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附加值、层次和科技含量较低,企业规模较小,业态和服务方式较老。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改革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快,一些领域产业化进程还相当缓慢;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大量的生活、生产等各种后勤服务尚未走向社会化。
——空间制约。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与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大都市的要求相差甚远。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由于建筑和人口密度过高,发展空间偏小。“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网络化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快,规划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层次、国际化的旅游、会展、休闲、文化、体育、商务等基础设施结构需要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人才制约。我市人才政策已初见成效,但总体上仍存在引进人才的层次偏低、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特别是在培养和引进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方面,力度不大。
二、我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我市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期,这一时期的普遍规律,决定了我市正处在推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落实科学发展观带来的发展机遇。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就是坚持“五个统筹”,实现协调发展。杭州要实现“五个统筹”,在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发展,必须以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途径,特别是实现充分就业、提高生活质量离不开现代服务业,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现代服务业,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引领“和谐创业”离不开现代服务业。
——城市战略定位带来的发展机遇。从我市的城市定位来看,一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肩负着对全省的辐射服务功能,要进一步发挥全省的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打造四张“金名片”,这既需要现代服务业发挥带头作用,同时也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二是“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我市承担着向周边区域的经济辐射功能,必须构筑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平台,这是杭州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要途径,必然需要现代服务业强有力的支撑。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必须推进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文化影响力,提升城市品位。四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必须以旅游业为龙头,“旅游西进”战略为抓手,经历现代服务业的长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充分展现城市综合魅力。
——城市发展阶段带来的发展机遇。按户籍人口计算,我市人均GDP已达4695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为4242美元,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城市化加速期。迈入新阶段必须建立高层次的“三二一”产业结构,客观上要求在加快发展消费性服务业的同时,更加注重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