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

  21、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吸引工商企业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多方参与,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产品加工体系。进一步落实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快发展乡村特色旅游、餐饮娱乐、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落实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搞好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22、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力度。市财政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与上级扶持资金捆绑使用,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范围。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争取每年培训农民10万人次。完善规划,落实措施,加强支持和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有组织转移。积极发展劳动力转移就业中介服务组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对农村劳动力开放。努力扩大劳务输出,认真落实省“西输东接”工程。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和限制性政策,把农村劳动力纳入全市统一劳动力市场,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
  23、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以农村集体和农户投入为基础,财政、信贷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的多渠道、开放式农业投入机制。建立新型担保机制,把商业银行资金引向农业、农村。发挥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的主导作用,落实好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的60%以上、县及县以下有吸储业务的金融机构新增储蓄存款的50%以上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立农户的诚信认证体系和担保体系,发展政策性扶持信贷和小额扶贫信贷。积极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探索建立市场化的小额信贷担保组织。加快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在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同时,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农业保险。
  24、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按照省、市级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支出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继续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年内实现全市村村通油路。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财政分配体制,形成市、县、乡配套投入的综合机制,年内再解决5万群众的饮水问题。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加快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落实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措施,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逐步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中心镇卫生院和重点村卫生室建设,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