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加快实施“沃土工程”,提高土壤肥力和综合产出能力。要把中低产田改造作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的增长点,新增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重点投向中低产田面积较大的地区。继续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14、以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为目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坚持抓好荒山造林、平原绿化、绿色通道、城乡结合部绿化、果品基地建设、生态公益林保护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扎实推进绿色生态城市建设。逐步提升公益林建设管护和重大林业基础设施在各级财政预算中的比例,适当扩大绿化淄博专项资金规模。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落实林业发展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进一步加大对林业建设的投入。继续抓好十大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在示范区内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种植、养殖模式。加快推进以农村沼气为重点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项目建设,带动生态农业发展。
15、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加大科技三项经费向农业倾斜力度,重点用于农业科研。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深化农业科研机构改革,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改善设施条件和装备水平,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研实体,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办科研机构,逐步构筑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新一轮良种产业化工程,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增加财政补助力度,扩大财政补助范围,促进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扩大重大农技推广专项补贴规模。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进一步搞好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16、加快建设新型社会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逐步建立起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科研教育部门、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相互补充、运转高效的新型社会化农技推广体系。对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各级财政要在经费上予以保证,一般性技术推广和经营性服务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制定加快农技推广的激励扶持政策,完善农技推广项目招投标制度,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以租赁承包、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和社会组织参与农技推广。积极推进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设,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