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财力筹资可能,市财力拟安排资金21.27亿元。其中,基本建设7亿元,城市维修5亿元,城市维护4.2亿元,其他专项5.07亿元。市财力基建资金在优先安排政府工程拖欠款和到期贷款本息后,按照统筹兼顾、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安排好兴华街、新兰路、学府街、玉门河等7项扫尾工程和滨河西路南北延伸、城市垃圾焚烧发电等6项续建工程,农林水利、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科教、卫生、旅游等社会事业项目的同时,适当安排新开工项目。新开工项目主要采取市场化运作和多渠道融资方式解决。重点抓好侯村垃圾卫生填埋场及南堰压缩站、城南污水厂、城南集中供热、汾河蓄水美化二期、长风东大街段和大东关两个出口、万柏林和古交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天然气入并等涉及城市环境改善、畅通城市交通的新开工项目。
抓住国家继续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和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机遇,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认真筛选、申报一批农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充分做好项目规划、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坚持政企投资分工,创新投资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经营城市力度,制定和实施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推进市场化运作,实行国有资产和经营权的有偿转让。进一步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多渠道筹资融资。
充实力量、强化机构职能,加大稽察和审核工作力度,以清理政府投资项目拖欠为契机,以加强项目稽察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对市财力投资项目的清理整顿;建立重大项目公示制度和后评估制度,推行项目代建制,强化项目约束机制,彻底扭转随意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超概算、被动追加投资的局面;完善重点项目统计监测制度,加强跟踪监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按期竣工,提高投资效益。积极为太钢150万吨不锈钢、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及太原枢纽工程等中央和省属项目创造条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进项目的建设进度。
(四)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扩大城乡消费需求
鼓励和引导商贸企业搞好资本运营,以沃尔玛、赛特和桥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为重点,加大各类专业市场的建设力度,打造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注重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加强对供销社服务网络的整合、改造和重组力度,发展能够满足农民需求的小型超市,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推广连锁经营和代理制等现代经营方式,积极培育信息通信、旅游休闲、教育培训、社区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卫生保健等消费热点,促进居民消费。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激活住房二级市场,建立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实施消费、市场、通道“三绿工程”,建立食品安全体系。密切跟踪监测粮、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情况,建立严格的市场异常波动防范和应急机制,做好物资组织调度,保持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