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并政发[2005]1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
《太原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太原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根据工作进度分别下达,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五年四月十二日
太原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按照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0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2亿元,增长20%;财政总收入142亿元,增长1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58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亿元,增长15%;地区外贸出口总额30.3亿美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75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4260元,增长10%;旅游总收入57.7亿元,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3%;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40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6万个。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进结构调整的深化提高,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围绕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充分发挥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龙头作用,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的深化提高,采取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努力实现结构调整明显见效的目标。研究制定《太原市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明确提出政府在产业发展和投资方向上的调控意图,对鼓励支持和禁止限制的产业做出相关规定,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正确导向。建立五大新兴产业及调产项目跟踪监测制度,加强调产动态分析工作。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抓好太钢、煤气化和经济区三个试点,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
认真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把高新区、经济区、民营区和不锈钢园区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引进有实力、上档次的大企业,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全方位给予扶持服务,建设一批具有强大牵引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走一区多园,多园并举的路子,使四区尽快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