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分解的通知
(云政发[2005]21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明确了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任务和措施,为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现将《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分解》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05年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为“十一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一年。各级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要按照今年省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积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全面完成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努力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
各级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要认真对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0项宏观调控主要预期目标,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精心组织,进一步细化、量化指标,做到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定要求,确保人人肩上有责任,件件工作有着落。主办单位要积极主动负起责任,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确保完成工作任务;协办单位要密切配合、协助解决问题,共同做好工作。任务分解通知中未提及的部门也要认真对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任务和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工作。
省政府秘书长是各项工作的总督办人,要定期组织检查,分析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或建议省政府领导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推动工作落实。省政府副秘书长是各项相关工作的督办人,要加强督促检查,随时掌握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协助总督办人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请各主办单位于2005年7月20日、12月10日前分别将上半年和全年工作进展情况书面上报省政府,各督办人要督促主办单位按时完成任务并按期上报工作进展情况。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二00五年二月四日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分解
┏━━━━━━━━━━━━━━━━━━━━━━━━━━━━━━━━━━━━━━┓
┃ 一、继续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保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健康增长 ┃
┠───────────────────────┬──────┬────┬──┨
┃ 主要工作内容 │主办单位及责│协办单位│督办┃
┃ │任人 │ │人 ┃
┠───────────────────────┼──────┼────┼──┨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能源基地建设,加大对优势 │省发改委 和 │省农业厅│尹建┃
┃产业的技人,推址通道建设,注重对教育、卫生等社│段琪 │省经委 │业 ┃
┃会事业的支持,重视环境保护,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省交通厅│ ┃
┃ │ │省教育厅│ ┃
┃ │ │省卫生厅│ ┃
┃ │ │省环保局│ ┃
┠───────────────────────┴──────┴────┴──┨
┃ 二、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
┠───────────────────────┬──────┬────┬──┨
┃2、加强三农工作…结构调整力度实施优势农产品 │省农业厅段兴│省经委 │何兴┃
┃推址工程,力争在农田开发面积增加180万亩。 │祥 │省水利厅│泽 ┃
┃ │ │省林业厅│ ┃
┠───────────────────────┼──────┼────┼──┨
┃3、加快发展牧业,加强畜禽品种改良动物疫病防 │省农业厅 段 │省畜牧局│何兴┃
┃治和基地建设,力争草食畜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畜 │兴祥 │ │泽 ┃
┃产品总量突破300万吨。 │ │ │ ┃
┠───────────────────────┼──────┼────┼──┨
┃4、壮大提升乡镇企业重点扶持100户龙头企业和 │省经委 刘绍 │省农业厅│何兴┃
┃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忠 │ │泽 ┃
┠───────────────────────┼──────┼────┼──┨
┃5、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广继续实施10项重 │省农业厅 段 │省科技厅│何兴┃
┃大农业科技推进工程式 │兴祥 │ │泽 ┃
┠───────────────────────┼──────┼────┼──┨
┃6、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落实粮食行政首 │省农业厅 段 │省财政厅│何兴┃
┃长负责制,继续实行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把发展粮│兴祥 │省粮食局│泽 ┃
┃食生产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业收入结合起来。 │ │ │ ┃
┠───────────────────────┼──────┼────┼──┨
┃7、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切实 │省扶贫办 阿 │省财政厅│何兴┃
┃降低返贫率。 │扎 │ │泽 ┃
┠───────────────────────┴──────┴────┴──┨
┃ 三、提高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
┠───────────────────────┬──────┬────┬──┨
┃8、坚持工业强省,推进重点工业产业的建设和发 │省经委 刘绍 │省国资委│雷 ┃
┃展,着力打造烟草、能源、有色金属、高浓度磷复 │忠 │省国土厅│毅 ┃
┃肥、煤化工、农特产品加工和林纸7大工业基地。 │ │省发改委│ ┃
┃ │ │省财政厅│ ┃
┠───────────────────────┼──────┼────┼──┨
┃9、加快30个重点工业园区建设 │省经委 刘绍 │省发改委│雷 ┃
┃ │忠 │ │毅 ┃
┠───────────────────────┼──────┼────┼──┨
┃10、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技术进步的支持, │省经委 刘绍 │省发改委│雷 ┃
┃争取全年技改投入200亿元以上,工业投资占固定 │忠 │省国资委│毅 ┃
┃资产投资的比重比上年有新的提高。 │ │省财政厅│ ┃
┠───────────────────────┴──────┴────┴──┨
┃ 四、大力发展服务业,满足生产和消费需要 ┃
┠───────────────────────┬──────┬────┬──┨
┃ 主要工作内容 │主办单位及责│协办单位│督办┃
┃ │任人 │ │人 ┃
┠───────────────────────┼──────┼────┼──┨
┃11、全面提升旅游业,实施旅游发展倍增计划,积 │省旅游局 罗 │省外办 │崔质┃
┃极参与和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 │明义 │ │涛 ┃
┃旅游者67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400亿元。 │ │ │ ┃
┠───────────────────────┼──────┼────┼──┨
┃12、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和物流网络,发展区域 │省商务厅 孙 │省发改委│崔质┃
┃性第三方物流和仓储业,扶持一批物流企业做大做 │小虹 │省经委 │涛 ┃
┃强。 │ │省信息产│尹建┃
┃ │ │业办 │业 ┃
┠───────────────────────┴──────┴────┴──┨
┃五、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城乡良性互动 ┃
┠───────────────────────┬──────┬────┬──┨
┃13、加快推进现代新昆明和4个区域中心城市、州 │省建设厅 冯 │省发改委│尹建┃
┃市府所在地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县城、中心集镇和 │志成 │省国土厅│业 ┃
┃边境口岸城镇建设。 │ │省环保局│ ┃
┠───────────────────────┼──────┼────┼──┨
┃14、加快推进47个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县的工作进 │省发改委 和 │省经委 │尹建┃
┃程。 │段琪 │省财政厅│业 ┃
┠───────────────────────┴──────┴────┴──┨
┃ 六、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
┃15、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国家和省重点扶持县 │省财政厅 曹 │省发改委│何兴┃
┃及25个边境县的农业税实行全免,其余县的农业税 │建方 │省国税局│泽 ┃
┃税收率减少到2% │省地税局 王 │ │ ┃
┃ │南昆 │ │ ┃
┠───────────────────────┼──────┼────┼──┨
┃16、全力承办好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 │省 外 办 周 │昆明海关│崔质┃
┃导人会议。继续推进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及云南 │ 红 │ │涛 ┃
┃与越北和老北的合作,扩大合作领域与项目实施。 │省商务厅 孙 │ │ ┃
┃ │小虹 │ │ ┃
┃ │省经合办 杜 │ │ ┃
┃ │ 勇 │ │ ┃
┠───────────────────────┴──────┴────┴──┨
┃ 七、实施科教兴滇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
┠───────────────────────┬──────┬────┬──┨
┃ 主要工作内容 │主办单位及责│协办单位│督办┃
┃ │任人 │ │人 ┃
┠───────────────────────┼──────┼────┼──┨
┃17、制定鼓励政策,积极推进科技体制和机制创 │省科技厅 林 │省财政厅│钱恒┃
┃新。 │文兰 │ │义 ┃
┠───────────────────────┼──────┼────┼──┨
┃18、编制好云南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省科技厅 林 │省财政厅│钱恒┃
┃ │文兰 │ │义 ┃
┠───────────────────────┼──────┼────┼──┨
┃19、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巩固提高和加快普及 │省教育厅 何 │省发改委│钱恒┃
┃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争取全省“普九”人口覆盖率 │天淳 │省财政厅│义 ┃
┃达到85%,青壮年文盲率降至5%以下。 │ │ │ ┃
┠───────────────────────┼──────┼────┼──┨
┃20、以多种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促进人才合理流 │省人事厅 段 │省教育厅│余云┃
┃动,实现人才资源社会共享。建立完善人才服务体 │增庆 │ │东 ┃
┃系,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 │ │ ┃
┠───────────────────────┼──────┼────┼──┨
┃21、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 │省广电局 盛 │省发改委│崔质┃
┃程”,进一步扩大覆盖率。 │云富 │省财政厅│涛 ┃
┠───────────────────────┼──────┼────┼──┨
┃22、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新型农村合 │省卫生厅 陈 │省发改委│钱恒┃
┃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逐步解决好人群众看病难、 │觉民 │省财政厅│义 ┃
┃看病贵的问题。 │ │ │ ┃
┠───────────────────────┼──────┼────┼──┨
┃23、加强艾滋病监测和防治,逐步将已筛查出来的 │省卫生厅 陈 │省发改委│钱恒┃
┃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都纳入管理 │觉民 │ │义 ┃
┃ │省公安厅 孟 │ │ ┃
┃ │苏铁 │ │ ┃
┠───────────────────────┴──────┴────┴──┨
┃ 八、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
┃24、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重点地区、重点行 │省劳保厅 杨 │省经委 │雷 ┃
┃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绍红 │ │毅 ┃
┠───────────────────────┼──────┼────┼──┨
┃25、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医 │省劳保厅 杨 │省财政厅│雷 ┃
┃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 │绍红 │省地税局│毅 ┃
┃农村养老保险,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探索建立农 │省民政厅 高 │ │李维┃
┃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祖兴 │ │俊 ┃
┠───────────────────────┼──────┼────┼──┨
┃26、启动“兴边富民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切实改 │省发改委 和 │省民政厅│尹建┃
┃善边疆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段琪 │省民委 │业 ┃
┃ │省农业厅 段 │省外办 │崔质┃
┃ │兴祥 │ │涛 ┃
┃ │省商务厅 孙 │ │ ┃
┃ │小虹 │ │ ┃
┠───────────────────────┼──────┼────┼──┨
┃27、妥善处理和解决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 │省两办信访局│省国土厅│尹建┃
┃事件,重点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城镇房屋拆 │赵海鹰 │省经委 │业 ┃
┃迁、农村土地征用、企业改制重组中侵害群众权益 │省建设厅 冯 │省国资委│雷 ┃
┃等问题,重视和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志成 │ │毅 ┃
┃ │省移民局 杨 │ │ ┃
┃ │骏 │ │ ┃
┠───────────────────────┼──────┼────┼──┨
┃28、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减少重特大事故。 │省安监局 纳 │省经委 │雷 ┃
┃ │宗会 │省交通厅│毅 ┃
┃ │ │省煤炭工│ ┃
┃ │ │业局 │ ┃
┠───────────────────────┼──────┼────┼──┨
┃29、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严厉打击毒品犯 │省公安厅 孟 │ │李维┃
┃罪,深入 │苏铁 │ │俊 ┃
┠───────────────────────┴──────┴────┴──┨
┃ 九、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
┃30、强化利益导向机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奖 │省计生委 张 │省财政厅│钱恒┃
┃励扶助政策,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做好流动人口的 │玉明 │省公安厅│义 ┃
┃计划生育管理。 │ │ │ ┃
┠───────────────────────┼──────┼────┼──┨
┃31、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 │省国土厅 张 │省农业厅│尹建┃
┃度,开展存量土地普查。 │耀武 │省经委 │业 ┃
┠───────────────────────┼──────┼────┼──┨
┃32、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进清洁生产,积 │省环保局 李 │省经委 │钱恒┃
┃极实施开远工业、洱源农业和普者黑旅游业循环经 │现武 │省农业厅│义 ┃
┃济试点示范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省旅游局│ ┃
┠───────────────────────┼──────┼────┼──┨
┃33、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继续实施好天然林 │省林业厅 李 │省环保局│何兴┃
┃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加大荒山造林绿化步伐,完 │ 军 │ │泽 ┃
┃成营造林560万亩。 │ │ │ ┃
┠───────────────────────┼──────┼────┼──┨
┃34、健全完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体 │省环保局 李 │省经委 │钱恒┃
┃系,确保7个重点监测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 │现武 │ │义 ┃
┃准。 │ │ │ ┃
┠───────────────────────┴──────┴────┴──┨
┃ 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精神文明水平 ┃
┠───────────────────────┬──────┬────┬──┨
┃35、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信访工作,畅通人民群众向 │省两办信访局│省民政厅│李维┃
┃政府反映意见和要求的渠道。 │赵海鹰 │ │俊 ┃
┠───────────────────────┼──────┼────┼──┨
┃36、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提高政府立法工作 │省政府法制办│省监察厅│余云┃
┃质量,制定好政府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祁希元 │省审计厅│东 ┃
┠───────────────────────┼──────┼────┼──┨
┃37、强化监察、审计等行政执法监督,及时纠正行 │省监察厅 杨 │省司法厅│余云┃
┃政执法机关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 │建甲 │省法制办│东 ┃
┃ │省审计厅 马 │ │ ┃
┃ │ 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