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第四章 保护措施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在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建设,应当符合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要求,依法取得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设计单位应当按照保护规划中规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
  第二十条 在保护规划范围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保护规划进行拆除或者建设;
  (二)改变保护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功能;
  (三)突破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违反建筑体量、色彩等要求;
  (四)破坏历史文化街区内保护规划确定的院落布局和胡同肌理;
  (五)其他不符合保护规划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市和有关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规划的要求,制定调整旧城城市功能和疏解旧城居住人口的政策和措施,降低旧城人口密度,逐步改善旧城居民的居住条件。
  第二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调整旧城路网规划,统筹兼顾交通出行、市政设施、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等各项功能的需要。
  第二十三条 本市鼓励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按照保护要求和技术规范,统筹改善旧城和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道路交通、消防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条件。
  第二十四条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旧城内的建设项目进行审批时,应当就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现存建筑是否具有保护价值,征求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专家的意见。
  第二十五条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设项目、历史文化街区外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的保护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和旧城内历史文化街区外重点道路及其两侧的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审批时,应当对建设项目进行有关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影响的评估。未经评估,或者未通过评估的,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
  重点道路的具体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
  第二十六条 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分类保护和整治:
  (一)不可移动文物依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保护;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