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开发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努力使各类开发区成为现代制造业聚集的新型工业区、资源合理利用的示范区和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型社区。责任单位:各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
10.威海市工业园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做大制造业规模,并以此为依托加快市区与文登城区的对接。责任单位:市工业园筹建处、发改委、经贸委、建委、外经贸局、国内招商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国资公司等部门。
11.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贸易展销活动,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责任单位:市外经贸局、国内招商局、经贸委。
12.鼓励企业进行国际通行的产品质量、环境质量和安全标准体系认证,引导加工贸易升级转型,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全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提高到40%和24%以上。责任单位:市外经贸局、科技局、经贸委、质监局。
13.建立和完善外经贸预警机制,协助企业做好知识产权调查、反倾销、反补贴和技术贸易壁垒的应对工作。责任单位:市外经贸局。
14.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和组织有条件的企业联合、联片开发国外、市外战略资源,继续搞好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责任单位:市外经贸局、国内招商局、经贸委、中小企业局。
二、制造业基地建设
15.壮大五大产业群。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培植壮大五大产业群,确保全年五大产业群增加值增长20%以上。责任单位:市外经贸局、经贸委。
16.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信息化进程,大力推广“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模式,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海洋技术等新兴产业,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经贸委、信息产业局。
17.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加大对市级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确保三角和成山子午胎、威海船厂搬迁扩建、蓝星系列玻璃、威高血液净化产品、光威精密压铸模具等100个投资过亿元的工业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尽快做大一批企业集团,使工业“群山无峰”的局面有新的转变。责任单位:市经贸委。
18.鼓励和支持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成长壮大,形成新的经济亮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经贸委、中小企业局。
19.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和引导企业在扩张规模的同时,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打造一流的品牌,争取在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上有新的突破。责任单位:市质监局、经贸委、工商局。
三、服务业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