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教育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计划的通知

  高级班、普通班学员由省经委提出,省国资委负责落实。
  短训班:
  项目承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商业大学MBA教育中心。
  招收学员:县(市、区)级领导干部,学员由省委组织部统一下达计划,市(地)委组织部推荐。
  招收人数:每期各45人左右。
  培训时间:7天。
  授课教师:东北地区及北京市优秀EMBA讲课教师及国家、省内专家和沿海开放城市招商局局长等。学员结业后发给MBA主干课程培训证书。
  6.实施高级研发人员培养培训计划。
  预期目标:2004年至2005年完成培训任务100人以上。到2010年前培训400人左右(详见附件7)。
  载体:依托14所高校和校企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基地。
  内容:发挥高校科技研发优势,针对企业需求,接受培训者以“访问学者”身份,带着自身研发的项目到高校进行合作研究。为企业培养定向工程硕士、培训科技研发人员。
  7.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预期目标:2004年至2005年为一期工程。拟建10个示范基地,培养博士40人、硕士360人、工程硕士500人。2006年至2010年为二期工程。拟建20个示范基地,培养博士200人、硕士1800人、工程硕士2000人。
  载体:产业群体中的骨干企业。培养单位为省内研究生培养单位。
  内容:定向招收6大产业群体企业科研人员及技术骨干,每个基地每年招收博士生2人,硕士生18人,工程等专业硕士生25人。报考人员参加学校单独命题考试(报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硕士生需参加全国命题考试),毕业后,颁发国家承认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博士生招生计划为国家任务计划,由国家单独下达追加或在录取时调整。硕士生招生计划为国家任务占60%,委托培养占40%;在录取工程硕士生时给予政策上加分。
  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一般在学校进行,学位论文在“示范基地”撰写,实行双导师制,每个研究生由学校和基地(企业)各出1名导师联合指导,论文选题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实际科研攻关项目。
  (二)实施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工程。
  1.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
  预期目标:2004年至2005年对乳品科学、生物医药工程、石油工程、机器人研究、大豆研究中心等10个实验室进行重点建设,积极向教育部争取2至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给予立项建设。完成6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整合与调整。2006年至2010年重点建设29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完善已建重点实验室的功能,争取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3至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左右,力争创建国家或教育部研究创新基地3至5个;在东北农业大学国家大豆工程研究中心基础上,建设大豆研究院,使其成为国家重要的研究创新基地。到2010年按我省重点发展产业服务领域完成100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