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重大质量、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不适宜继续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
(四)擅自停业、歇业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五条 特许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特许人应当依法办理注销特许经营权手续:
(一)特许经营期满,特许经营者未申请延续的;
(二)特许经营者丧失行为能力,或者被依法终止的;
(三)特许经营协议事项发生变化,依法解除或者终止特许经营协议的;
(四)特许经营权依法被撤销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六条 特许人撤销特许经营权或者办理注销特许经营权手续前,应当书面通知特许经营者。特许经营者有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权利;特许经营者要求听证的,应当自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
特许经营者对特许人作出撤销、注销特许经营权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七条 特许经营协议终止的,终止前特许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的程序重新选择特许经营者。
特许经营者在特许经营期间,经评估能够完全履行特许经营协议的,可以在特许经营期限届满前或者最后一次评估期前60日内申请延长特许经营期;特许人收到延期申请后,应当按照本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公示后,20日内作出是否准予延期的决定。
延长特许经营期一次不得超过两年,最多不得超过两次。
第三十八条 特许经营协议终止,特许人应当在协议终止前依法组织对特许经营者进行财务审计,对特许经营设施、设备等进行资产评估。
特许经营者应当按照协议约定向特许人移交特许经营的设施、设备、图纸、资料、养护。维修、更新改造记录,有关用户的档案资料等。
协议终止交接事宜,应当制作书面记录。
第三十九条 特许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同级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