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共同支持、共同参与和推动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统筹,稳步推进。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经营和支农服务,保证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工作和支农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支持“三农”的力度不减。
3、加强管理,严守纪律。省联社正式成立前,各级监管部门要一如既往地履行好对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职责,督促农村信用社严格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过渡时期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内部管理,严格遵守纪律,顾全大局,积极投身改革,严禁借改革之机突击进人、突击提干、突击花钱、突击放贷,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4、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各级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改革过渡时期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工作。要督促各县区市联社匡算资金头寸,预测支付缺口,加强资金调度,对可能出现支付风险的农村信用社,监管部门要及时提出处置措施,人行兰州中心支行要积极配合,重大情况要及时报告、妥善处置。
附件:1、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和降低不良贷款计划
2、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资不抵债情况统计表(略)
3、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及降低不良贷款计划表(略)
4、甘肃省农村信用社专项票据置换情况表(略)
附件1: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和降低不良贷款计划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02年末,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资产总额392.15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157.43亿元。各项贷款中,不良贷款52.71亿元,占各项贷款的33.48%,其中,呆账贷款4.53亿元,占各项贷款的2.88%,呆滞贷款39.36亿元,占各项贷款的25%,逾期贷款8.85亿元,占各项贷款的5.62%。投资1.01亿元,待处理抵债资产2.49亿元,呆账准备1.85亿元;负债总额381.78亿元,其中,各项存款182.76亿元;所有者权益贷方余额15.48亿元,其中,实收资本6.9亿元,股本金5.9亿元,资本公积1.5亿元,盈余公积1.05亿元,公益金0.13亿元,所有者权益借方余额5.11亿元(历年挂账亏损5.11亿元),轧差后所有者权益净额10.37亿元。
二、制定计划前股本金及不良贷款变动情况
近两年,我省农村信用社省级管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了股本金增加和不良贷款下降。在增资扩股方面,一是发动职工、自然人和企业法人积极向农村信用社入股;二是千方百计提高经营效益,增加分红,吸引广大农户、城镇居民和企业法人向农村信用社入股;三是制定增资扩股计划,把增资扩股作为一项重要的经营指标进行考核,督促农村信用社完成增资扩股任务。在降低不良贷款方面,一是严格贷款管理,完善贷款管理制度,加强信贷人员培训,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防范信贷风险;二是层层制定下达清收不良贷款计划,把不良贷款“双降”作为年度经营指标进行考核,促进了不良贷款额的下降;三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贷款责任制的通知》,对新增不良贷款实行“问责制”;对2000年起的新增贷款,造成损失的,严肃追究联社或信用社主任、分管主任和贷款经办人的责任;2004年起新增贷款不良率超过5%的,联社或信用社主任、信贷分管主任要引咎辞职。截至2004年10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股本金8.46亿元,较2002年末增加2.56亿元,增长43.4%;不良贷款余额54.64亿元,占各项贷款的24%,较2002年末增加1.93亿元,占比较2002年末下降9.48个百分点。